2015古丈毛尖博览会开幕
网4月29日讯 25日,"2015古丈毛尖博览会暨高桥茶文化国际展销节"在长沙开幕。近年来,古丈县将茶叶产业作为第一富民产业来抓,强力推进茶叶基地建设、科技改良、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市场开拓,全县茶叶产业逐步走向了科技化、产业化、品牌化、效益化的良性发展道路。茶叶基地初具规模。全县茶叶总面积15.5万亩,其中可采面积6.5万亩,,实现产值30168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产量增幅10.2%,产值增幅19.2%,茶产业已经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更是带动当地茶农致富的绿色产业,,实现了全县农业人口人均1亩茶的奋斗目标,人均茶园面积位居全省第一。茶叶示范村古阳镇树栖科村,每亩茶园收入均在6000元以上,最高每亩茶叶收入达1万元。
"茶王"怎么比? 杀青是关键
洗锅、预热、第一道杀青;清风、揉捻、炒二青;清风、复揉、揉炒整形……4月25日,沅陵县龙舟广场,40多名手工制茶"高手"齐聚,气定神闲、动作娴熟地现场制作沅陵碣滩茶。
不过,他们并不是在进行制茶表演,而是在紧张地参加2015大茶网杯沅陵碣滩茶"茶王"大赛。
最后经过近2小时比拼,经专家公开评审,决出"茶王"4人,16个一等奖,9个二等奖。
"高手"们信心十足
本次大茶网杯沅陵碣滩茶"茶王"大赛比赛项目为手工卷曲形碣滩绿茶,由大赛组委会统一准备比赛原料,即一斤标准的一芽一叶的碣滩鲜叶,现场统一设备电炒锅,限定时间为2小时内。
赛前,40名参赛选手检查完设备,并用磨砂纸等清洗炒锅。制茶30多年的向安明是位老师傅,虽然是第一次参与比赛,不过他说他一点也不紧张。
"因为在实际过程中操作过很多次,关键在于杀青。我很有信心。"向安明笑哈哈地说。
来自湖南沅陵碣滩茶厂的李春平也是制茶十多年的老师傅了,不过凡事慎重的他,还是在比赛前一天晚上,把所有流程操作了一遍。
"比赛就是学习交流的机会。只要把杀青这一环节做好,我有信心夺得茶王称号。"来自官庄干发茶业的李平说。
传统手工制茶的魅力吸引观众无数,赛场周围是"里三层外三层"。家住附近的周先生早上8点就来到现场。
看空手炒茶绝技
竹筐里,鲜叶被高高的抛起,在空中翻腾,然后落入筐里。比赛开始后,制茶高手们的技艺让观众们看得目不转睛。
"这是第一步,选茶。选手们通过这种方式把碎叶抛出去。"来自省茶叶研究所、也是评委之一的郑红发介绍道。
选茶完毕后,陆陆续续,有选手们把茶叶放入已经加温的电锅中。茶叶一进锅,比赛现场立马茶香四溢。
陈大海算是最年轻的比赛选手,今年刚满30岁,制茶也只有几年时间。比赛中,与前辈们气定神闲不同,第一道杀青完后,他已经满头大汗,只见他一遍遍用手试探温度、翻炒。"一不小心手就会烫出泡,但是杀青必须要调到合适温度,如果温度不够,没杀到位,茶叶边上就会起泡,温度太高,杀过了,就会变红梗。"陈大海说。
随着时间推移,选手们有些上演徒手进热锅绝技,有些已经在揉"茶团",虽然进度不一样,但大多气定神闲,动作娴熟。杀青、清风、揉捻、炒二青、清风、复揉、揉炒整形、清风、焙干、出锅冷却……手工卷曲沅陵碣滩茶成型,现场茶香四溢。
摊青太久更考验技术
"沅陵县虽然产茶量不大,但做茶工艺整体水平名列湖南前列。"评委之一、原省政府参事徐仲溪教授说。
而本次"茶王"大赛也更加考验选手们的技艺。有评委介绍道,其实比赛最好在下午进行,上午进行鲜叶采摘,然后摊青2小时,这样能保持茶叶最好品质的发挥。
"24日晚上采摘的鲜叶,摊青一晚上,水分流失,真正要看他们后面工艺,考验师傅制茶工艺。"上述评委说。
最终,专家评审团根据选手们现场制炒出来的茶叶外形、香气、汤色、滋味、叶底等一一品鉴、综合评定。碣滩茶场李春平,弘沅茶场舒青春,五岭春茶业刘满翠,麻埠琪茶场舒小莲等四人摘得2015大茶网杯沅陵碣滩茶"茶王"桂冠。风华致远(湖南)干发茶业有限公司周凤莲等16人获评一等奖, 湖南湘瑞健茶业有限公司李佑海等9人获评二等奖。
揭秘:"茶王"考什么
评委之一、省茶研所所长包小村表示,本次"茶王"大赛,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评选,外形占20分;内质80分,包括汤色、香气、滋味、液底,香气、滋味占60分,汤色、液底占20分。
"绿茶汤色要黄绿明亮,香气要嫩香高长,滋味要回味甘甜鲜爽,液底嫩绿明亮。"包小村说。
评选现场,10个作品为一组,首先看色形,一排10件作品,第一轮7号作品色泽翠绿,卷曲,与其他作品大大区分开来,率先脱颖而出,被评委一致认可。
第二轮是闻香,第三轮是尝味,第四轮是汤色,即看底液。7号作品独占鳌头。"一些细小的区别,最后成果之间的差价也就大了,5000多元的差别。虽然原材料是一样的。"业内人士邓永松说。
"通过比赛提高大家的加工技术水平,可以在全省推广开来。虽然现在的制茶水平比以前有很大的提高,但是瓶颈也比较大,现在加工技术水平不统一,比较乱。那么,我们推荐一些最科学、最先进加工技术,来提升湖南茶业质量,提高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同时把其他省份优秀的制茶工艺引入,比如乌龙茶的摇青工艺。在保持关键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包小村说。
大佬论道:好茶8成掌握在初制环节
在40名参赛选手"考试"之时,领导、专家们也围坐一方,一边品着碣滩茗香,一边探讨着碣滩茶产业未来发展规划。
沅陵县人大主任向洪振表示,传统的制茶工艺是碣滩茶优良品质的关键保障,举办此次茶王大赛,目的是为了全面保持和提升碣滩茶加工技能水平,充分显示和弘扬碣滩茶传统加工工艺,进一步提升碣滩茶的品质,推动碣滩茶企业之间的加工技艺交流。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所长包小村说:茶叶的质量80%决定于初制环节。中国茶产业,现在最大的瓶颈是加工技术与装备水平。通过这次茶王赛,将会极大提升沅陵碣滩茶的技术水平和品质,营造更大的优势。加工技术最高水平就是做出鲜味,现在大部分厂家把茶叶做坏了,我建议大家要注意养叶、走水、轻揉捻、初烘高温快速、复烘低温长烘,把摇青工艺应用到六大茶类的加工中。
湖南大茶视界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风华致远(湖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健:碣滩茶从唐代被列为贡茶,沅陵是有机茶之乡。,大茶网携手沅陵县政府打造沅陵碣滩茶品牌,乘着湖南省打造千亿茶产业东风,首创涉茶类O2O商城。碣滩茶得天独厚的品质也让大茶网如虎添翼,风华致远势必进一步加大力度,全面协力打造"沅陵碣滩茶"这一属于民族大众的品牌,为地方经济发展尽一己之力。
地标名片:沅陵碣滩茶,中国高端绿茶杰出代表
沅陵是中国生态有机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沅陵碣滩茶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被誉为"中国高端绿茶的杰出代表"。该县现已发展茶园面积15万亩,全县茶叶产量4000吨,产值突破4亿元,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10多个省市区。目前,该县正致力打造武陵山片区生态有机茶生产加工中心、批发交易中心和茶文化展示中心,力争到2020年,全县茶叶总面积达20万亩,有机茶园达到10万亩,年产茶3万吨,实现产值50亿元。
花絮:选手们比赛,观众们喝茶
右边,选手们在紧张比赛,左边,龙舟文化广场,茶叶展销台前,围聚大批市民、游客,品尝着各式名茶,碣滩一号、碣滩银毫、碣滩毛银针、碣滩翠峰……
还有不少市民和游客,在广场凉棚里,悠闲地品茶。整个广场茶香四溢,让人尽享碣滩茶的醇香甘美。
"这是冷泡法。"爱茶人殷洁说。一瓶矿泉水,里面碣滩茶优雅地舒张着身体。殷洁介绍,冷泡一般需要泡个3-4小时,跟热泡法比,味道又不同,同时能更加留住茶叶本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