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对茶文化的贡献
发表于:2025-02-07 作者:茶香楼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02月07日,自古高僧多爱茶、嗜茶,并以茶为修身静虑之侣。为了满足僧众的日常饮用和待客之需,寺庙多有自己的茶园,同时,在古代也只有寺庙最有条件研究并发展制茶技术和茶文化。我国有"自古名寺出名茶"的说法。唐代《国史补
自古高僧多爱茶、嗜茶,并以茶为修身静虑之侣。为了满足僧众的日常饮用和待客之需,寺庙多有自己的茶园,同时,在古代也只有寺庙最有条件研究并发展制茶技术和茶文化。我国有"自古名寺出名茶"的说法。唐代《国史补》记载,福州"方山露芽",剑南"蒙顶石花",岳州"悒湖含膏"、洪州"西山白露"等名茶均出产于寺庙。僧人对茶的需要从客观上推动了茶叶生产的发展,为茶道提供了物质基础,佛教对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功不可没。
佛教对茶道发展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
1.高僧们写茶诗、吟茶词、作茶画,或于文人唱和茶事,丰富了茶文化的内容。
2.佛教为茶道提供了"梵我一如"的哲学思想及"戒、定、慧"三学的修习理念,深化了茶道的思想内涵,使茶道更有神韵。特别是"梵我一如"的世界观于道教的"天人和一"的哲学思想相辅相成,形成了中国茶道美学对"物我玄会"境界的追求。
3.佛门的茶是活动为茶道的发展的表现形式提供了参考。郑板桥有一副对联写得很妙:"从来名士能萍水,自古高僧爱斗茶。"佛门寺院持续不断的茶事活动,对提高茗饮技法,规范茗饮礼仪等都广有帮助。在南宋宗开禧年间,经常举行上千人大型茶宴,并把四秒钟的饮茶规范纳入了《百丈清规》,近代有的学者认为《百丈清规》是佛教茶仪与儒家茶道相结合的标志。
茶道
发展
佛教
茶文化
寺庙
思想
高僧
佛门
名茶
哲学
哲学思想
清规
中国
百丈
活动
相辅相成
上千
世界观
僧人
僧众
东江楚云仙红茶
古树茶庄
大树茶
大树茶庄
古树茶和大树茶的区别
金骏眉茶是否需要在冰箱保存
云南西双版纳普洱茶砖
刮风寨普洱茶
几千块的龙井和几十块的龙井区别
铁观音兰花香纯手工
白咖啡加乌龙茶好喝吗
铁观音喝功夫茶的步骤
蓟花可以泡茶
大益826普洱茶
清明前采的毛尖
河南信阳毛尖下属公司
平武毛尖茶叶图片
毛尖泡法图解
覆盆子与菟丝子泡茶喝有什么危害
老茶熟茶口感特点
泉州白毫银针茶园
白茶的绿色
白茶加工厂的利润
收茶饼号码
泡金银花菊花茶的好处
西湖龙井是世界十大名茶吗
铁观音炒茶加石灰水吗
黑柚和青柚和茶柚区别
人喝龙井茶好吗
龙井帝景园卖房
三得利零售多少钱一瓶乌龙茶
15年冰岛普洱茶生茶多少钱一饼
倚邦古树茶的汤色图片
大益固态发酵
祁阳工夫红茶泡茶
云南的白茶好不好
皇茶专供红茶水配方
减脂肉桂粉姜黄粉
擒猴牌茉莉花茶产地
龙井地坪漆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