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的“旅游新风尚”
全球知名的美国旅游杂志《Travel + Leisure》评选出了2012年全球12个最热的旅游目的地,中国云南的西双版纳名列其中,相关文章写道:"地平线上总有一些新的地方出现,你或许以为有的地方你去过,但你却没有真正了解她?"
对于中国人尤其是上了点年纪的人来说,西双版纳名气很大--不过,在一些人眼里,她近来或许有点"过时"了。
7月中旬,迎着热带特有的火辣阳光,记者来到这片"北回归线沙漠带上的唯一绿洲",所见所闻与"过时"的印象大相径庭,西双版纳正展现出新风尚:变得靓丽新潮、好玩好在,游客连称"有趣有益、舒心舒服"。
城乡面貌"靓丽新潮"
如今来西双版纳的游客一定不会错过夜色。晚间徜徉在澜沧江畔的"傣江南"酒吧街,江水浩荡,和风温煦,灯火阑珊。小吃店里的傣味美食鲜辣爽口,佐之以老挝啤酒意境更佳。
酒吧街在标志性的西双版纳大桥附近,放眼望去,澜沧江两岸大片旅游地产正在崛起,五星级酒店星罗棋布,4000多元一平方米的房价吸引了大量外地人前来投资、度假、避寒。州建设局副局长杨建玲告诉记者:"西双版纳的商品房六成被外地人买走了。"
"这种景象5年前几乎不可想象",州外宣办主任段金华告诉记者:"以前一些高端游客常常抱怨来旅游'总是住同一家酒店',而我们出去招商引资求人家都不来。"如今西双版纳火了,"招商引资从'饥不择食'变成了'选商'",到2015年将拥有20多家五星级酒店。
在与西双版纳州委书记江普生的对话中,记者能强烈地感受到他发展旅游的雄心壮志,他向记者描述了"国际生态旅游州"是壮丽愿景。2011年版纳旅游的成绩让江普生兴奋:跨上了两个大台阶--全州接待国内外游客总人次过"千万";全州旅游总收入过"百亿",由此"旅游产业增加值占到全州第三产业增加值的三分之一"。
"西双版纳提出一个口号,'发展旅游,匹夫有责'",江书记说:"我们把旅游业定位成战略性支柱产业。"
如此青睐旅游,除了"老牌"的底蕴,西双版纳的决策者有更深的考量。由于历史、地理条件的影响,西双版纳靠工业化拉动城镇化的道路既不可行,也行不通--因为"保护好热带雨林比工业GDP更重要"。旅游业承载了西双版纳城镇化乃至"跨越发展"的重任,江普生概括为"走后工业经济道路"。
正因为如此,近年来西双版纳"拼尽全力、绞尽脑汁"发展旅游,旅游产业进入了大开发、大建设、大跨越的"快车道"。州旅游局副局长彭勃给记者列了一长串招商引资成果:世纪金源、万达、平安、广晟、中弘、保利、雅居乐、云南城投、云南白药等企业纷至沓来,滨江果园避寒山庄、楠景新城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国际旅游度假项目、傣乡水城等开工建设,且正在规划建设若干旅游度假区。
"遍地开花"的旅游项目建设,提升了西双版纳的旅游品质,且形成大中小型群落,带动了"全域城镇化"。在有名的普洱茶乡易武,"中国贡茶第一镇"的旅游开发如火如荼;在距勐海县城6公里的勐海镇曼尾村,"国家级生态村"建设彻底改变了以往人畜混居、污水横流的旧模样,让来这里的游客赏心悦目。
旅游地产红红火火,西双版纳的保障房也覆盖了31个乡镇,且形成了廉租房、公租房、农场危房改造等为当地群众"托底"的住房体系。
旅游观光"好玩好在"
北京游客王先生告诉记者,对北方人来说,或许云南最有魅力的地方不是丽江、大理,而是西双版纳。他认为:"这里'热、傣、水、边'的鲜明特色,足以让观光客'倾倒'。"
凭借自然禀赋和民族风情等"独绝资源",近年来,西双版纳继获得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联合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圈成员,以及"中国高负离子城市美誉榜"之首、"中国五大长寿地带"之一等殊荣后,去年又荣获"中国最具旅游吸引力的边疆名城"。
对于初来乍到者自不待言,问题是,逛完了野象谷、植物园和大佛寺等传统景点后,西双版纳还有什么好玩的?彭副局长介绍,为了避免游客"审美疲劳",西双版纳推陈出新,擦亮"热、傣、水、边"的名片,让游客们感觉"好玩好在"。
每天晚上7点,"澜沧江·湄公河之夜歌舞篝火晚会"在景洪市曼听公园都会按时上演。这场晚会汇集了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等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度的文化,也浓缩了傣族、哈尼族、基诺族、布朗族、拉祜族、瑶族等民俗风情。美轮美奂的服装舞美,让游客领略"一江连六国"的艺术魅力。当然,晚会的经济效益也不错。
对于厌倦了景点的观光客来说,自驾游或者骑自行车"串寨子",体验原生态的民族村寨是个新鲜选择。今年2月,云南省旅游业协会旅游自驾车与露营分会首家州市工作站--西双版纳工作站成立,工作站将配合当地相关部门和投资单位建设营地建设,并协调为自驾车游客提供咨询、救援等服务,工作站还公布了联系电话:0691-2203827。
西双版纳州鼓励旅游企业走出去,与区域内外的企业组建合资旅行社、旅游车船公司。目前,西双版纳在西安、武汉、太原和泰国曼谷、美国奥斯汀新建5个旅游营销中心形象店,全州驻外营销网络增加到19家。其中在老挝会晒、泰国清迈、泰国清莱旅游形象店都是由和当地旅行社合资组建。
彭勃介绍,昆明至曼谷的大通道让西双版纳旅游实现了"一天吃三国饭":早饭在景洪,午饭在老挝,晚饭就可以在泰国吃了。
随着至老挝琅勃拉邦水陆空4条旅游线路的开通,西双版纳州推动中老泰边境地区"金四角旅游圈"的成效开始显现。2011年,西双版纳州接待口岸入境一日游人数创下新高,达到了46万多人次。如今,来到西双版纳的游客可直接在景洪办理好签证前往老挝旅游,经过扩建改造的新机场也将于今年投入使用。
休闲度假"有趣有益"
普洱茶爱好者,一定想亲近下古茶山。西双版纳州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之一,也是驰名中外的普洱茶发祥地、茶马古道的源头,自古以来都有种茶、制茶、饮茶的传统。据调查,全州现存古茶树、古茶园13万亩,植株较多且连片的百年以上古茶园有8万余亩。
勐海县是滇藏茶马古道的源头,是茶树良种的种质基因库,有"世界茶王之乡"等美誉。勐海县委书记许家福表示,勐海将把南糯山建设成哈尼族古茶文化园,把贺开古茶山建设成拉祜族古茶文化园,把布朗山建设成布朗族古茶文化园。等勐海县连通几大古茶园的路修通,到西双版纳就游"古茶山旅游环线"的兴趣之旅了。
作为云南生物王国的典型代表,多姿多彩是西双版纳旅游的增长点之一。彭勃告诉记者,今年旅游局正开发探险、科考、采摘、垂钓、野营、漂流、徒步、骑(自行车)行、文体、野外摄影等专业旅游线路,"会推出几条专业、有趣的新线路"。
采访中,"楠景新城"是被反复提及的一个项目,该项目位于景洪市勐罕镇,以棒球、垒球、曲棍球、橄榄球、足球、沙滩排球等项目为主体,是一个集竞训、运动、康体于一身的文体产业项目。中国垒球协会副秘书长王彤就表示,西双版纳的气候非常有利于室外体育项目冬训。江苏垒球队甚至专门在此买下一栋运动员公寓和专属运动场地。
发展文体休闲度假,江普生踌躇满志:"云南省与国家体育总局今年2月签定了协议,重点在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建设、中国云南高原体育训练基地、国际国内体育赛事、体育人才合作培养、体育交流合作等方面加强合作,这对我们完善旅游形式、提高知名度都是不可多得的机遇。"
从观光旅游转向休闲度假,西双版纳正深度开发城市、小镇、乡村、温泉、山地、森林等休闲产品,引进企业发展医疗产业、跨医疗产业、健康管理产业、保健品产业等新产品,满足游客娱乐、健身、养生、美容、降压等多种需求,叫响"健康西双版纳"的响亮品牌。
享受版纳"舒心舒服"
要实现旅游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运动康体、节庆赛事、生态体验、避寒旅居、养生长寿等转变,保持生态环境良好是前提--对此,西双版纳有清醒的认识和坚决的行动。
州长刀林荫介绍,西双版纳在"土地红线"之外,还自加了一条"生态绿线":加快实施热带雨林保护行动计划和绿水青山计划,规划建设一批新的州级、县(市)级自然保护区,让保护区面积再增加60万亩左右,全州森林覆盖率达到80%以上。"为此每年将实施5万亩封山育林和20万亩中低产林改造",她说。
在西双版纳境内一些公路沿线,不加小心你辨认不出来,绿化树种竟是沉香、檀木等珍贵树种。目前,这项"珍贵树种"推广工程正在西双版纳公路沿线、荒山荒坡、城镇乡村绿化中推广开来。西双版纳青松林业公司的老板杨建国打趣说:"你来西双版纳买一栋别墅,等到你的儿孙长大了,院子里的树比别墅还值钱。"
珍贵树种的推广,是西双版纳旅游开发的一个小插曲。这个小插曲从另一个侧面说明:热带植物的生态环境是西双版纳旅游的最大环境优势。
"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有粮才有人",是西双版纳各族朴素的生态文化观,他们尊重自然、崇尚自然、爱护自然,让这片"北回归线沙漠带上的唯一绿洲"更加郁郁葱葱。
要让客人到西双版纳"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除了"天然大氧吧"的生态魅力,更关键的是旅游服务质量的"人文魅力"。
傣族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温和而友好,来西双版纳,你会发现内心的宁静美好。
西双版纳文化具有中原文化与边疆文化、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华文化与东南亚国家文化"四个交汇点"的特征,在全国也独树一帜。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宣传部长陈启忠介绍,今年下半年,西双版纳州要落实的文化项目多达10项,其中包括野象谷、傣族园、曼听公园创5A级景区,景洪5条街道的特色化改造,和恢复修建九塔十二寺等。
西双版纳提出,要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旅游环境最好的州市之一,"谁砸西双版纳的牌子,我们就砸谁的饭碗",让"热情西双版纳"真正成为游客的普遍感受。
"如有用一句话来为推广西双版纳旅游,你会怎么说?"
面对这个问题,多数采访对象不约而同得选择了一句话:幸福在哪里?西双版纳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