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壶佳茗:满室香
相信许多人知道我的背景:
厦门出生,父亲林华国是厦门的地产商,两岁时才随家人到香港定居,在圣保罗书院就读,读完中学后升读厦门大学建筑系先修班,之后到美国南加州大学主修建筑和副修音乐,读了一年回港,一次和父亲的好友陈灌明吃饭后,便决定放弃学业闯娱圈。
我之所以讲这些,是想讲我的家乡福建厦门是盛产茶叶的地方。如果你到过福建厦门,一定见到很多茶叶店,有些店装潢还很讲究,店内摆放茶具泡茶汤,奉上干果,让客人坐下来慢慢品茗,再决定买哪种茶叶,甚至不买也不会骂客人,卖茶叶的人好像特别有耐性。有机会去厦门鼓浪屿游玩,行完日光岩后,不妨到山脚的卖茶叶店坐下来饮杯茶休闲一下。
人们常提到品茶是一种生活的享受与生活的艺术,因为茶在中国人心目中,是一种用来解渴的饮料,茶具备"生津解渴,保健益身"的功能,大量的工作、应酬,"饭后油腻茶来解,能清口腔助消化",如生活中的益友一样。
我们做艺人,外型与内在健康都很重要,没有健康体魄,就应付不了日以继夜的繁忙工作;没好的形象,不能吸引人看,那就没价值了,所以我经常健身,KEEP FIT,多吃蔬菜,一有假期就会锻炼,只有多锻炼身材才会好,才能和衣服配搭得好看,如果自己的身材不好,穿再贵的衣服也没用。
茶,亦做为待客的见面礼及消遣,有时候的确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往来"相知更深",这种"待人"的艺术往往可从"敬杯"与"回杯"之间看到。茶是以一种相当生活化的角色溶入于每个家庭中的。全家大小聚一堂,泡壶佳茗满室香。我也是受家人影响,有饮茶的习惯,我们大多数时间是饮普洱茶,清胃生津,消食化痰。不过,饮茶都限于在家中或是与朋友外出喝茶,因为一个人的时候都忙工作,除非为了提神,否则难有时间泡茶品茗。
我知道福建安溪县的铁观音,福建西北武夷山的大红袍,都是闻名全国,充满神奇色彩。特别是大红袍传说多多,据说这种茶可以治百病。武夷大红袍,是中国名茶中的奇葩,有"茶中状元"之称,是武夷岩茶中的王者,素有"岩茶之王"的美誉。
关于大红袍的美名,民间流传多个美妙动人的传说:
一说大红袍是仙鹤蓬莱岛叼来的种子,遗落在武夷山上的九龙窠悬崖上长成的。
另有一传说,有位秀才进京赶考,路经武夷山,病倒在路上,巧遇天心寺老方丈下山化缘,便叫人把他抬回寺中,见他脸色苍白,体瘦腹胀,就将大红袍茶叶用沸水泡给秀才喝,连喝几碗,腹胀渐退。如此几天康复,秀才便拜别方丈上京。日后秀才高中状元,蒙皇帝恩准,直奔武夷山天心寺谢恩,更带茶叶回京进贡皇上,遇上皇后得病,百医无效,状元献上茶叶,皇后喝后康复,皇上大喜,赐红袍一件,披在茶树上以示龙恩,派入看管,年年进贡,三株大红袍就成为贡茶。因产量不多,所以很名贵!
而铁观音生长于山中岩石的狭缝中,其野生的极品是"马馏茶",又称"猴子采"。其品质与武夷茶互为伯仲,饮茶人士皆视之为珍品。据说铁观音是由清乾隆年间的茶农魏荫定名的。传说安溪茶农魏荫笃信佛教,每日清晨必献清茶一杯于观音像前。有一天,他到松岩打石坑山上采茶,忽见一块六尺见方的长形岩石夹缝中生长株茶树,此株茶树叶面有美丽的花纹,叶缘镶着红边,是株难得的野生茶树,于是魏荫将之移植于自己的后院细心栽培,于雨前采摘,焙制成茶,冲泡后芳香馥郁,魏荫疑是观音所赐予的,且其色黑如铁,较一般茶重一半,因此命名为"铁观音",又称之为"魏荫茶"。魏荫成功移植后,将茶苗分给乡人种植,使铁观音广泛传流。
我了解过,其实福建的茶叶有二十四种品类:水仙、大叶乌龙(亦称高型乌龙)、小叶乌龙(亦称矮型乌龙)、铁观音、桃仁、奇兰、梅占、黄龙、肉桂、香椽(有大叶种、小叶种之分)、大白茶、萧椅种人红、白牡丹、白毛猴、毛蟹、黄棪(又名黄金桂)、腾云种、太葱、红影、苦茶、种旧、菜茶、山茶等。
我发现,无论人或事物出名很重要。在历史长河中,让人记得的只有名士,浩瀚的茶海中记得的也只有名茶,难怪古往今来,世人都追求名留千秋万世!
不过,"成名是把双刃剑",对艺人而言,这句话真的很贴切。人红了,接戏多了,和家人相处的时间自然就少了。换一个角度看,忙点也好,生命很充实。我会更珍惜和家人相处的时候。不工作的时候我会做"宅男",希望留在家里,多陪家人。
我是家中长子,有两个弟妹,从小到大感情很好,父母一视同仁,未有偏心任何一个,林家上下关系很融洽。我的家庭其实是演艺世家,父母醉心社交舞,我从小就跟老师学声乐、跳舞、弹琴。弟弟喜欢玩吉他。然而父母从没想过我会加入娱乐圈,认为我长大后,顺理成章帮父亲打理家族建筑生意。我却选择读艺员训练班入行,当时父亲没有阻止,只是约法三章,给予我数年时间,他告诉我,若于限期内做不出成绩来,那便得打道回府,接手家族生意。幸好经过我努力打拚,总算闯出一点成绩来,最近已没有听见他召我返厦门了。
我于1998年9月入行,回想起这十二年的磨练,当静下来回味下,有如喝茶,先苦后甘。初出道为数部剧集跑龙套,又被指靠高层关照,舆论压力很大,我曾灰心想退出娱乐圈,不知父母从哪些渠道得知,竟写信安慰我,叫我千万不要放弃,否则会令很多关心与疼爱我的人失望。看罢信件,真的很感动,令我再次有力量面对工作,父母绝对是我的心灵鸡汤。虽然许多时候与父母分隔异地,但他们对我未有少了半点关心。直到2000年,才有机会参与拍摄电视剧,包括《美味情缘》及《寻秦记》演出戏分较重的角色。庆幸的是,我已习惯在压力下成长。演员不会永远处于高位,总会有低潮期,但对我来说,低潮期每年也会出现,我很庆幸身边有家人和知心朋友伴随,他们甚至比我更了解自己。
与合适的人在一起,不论是饮茶,还是吃饭、聊天,都是愉快的。饮茶很好,有家人和朋友相伴饮茶,更是幸福的事情。
(林峰,香港歌影视红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