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瘿蚊的初步观察
发表于:2025-02-07 作者:茶香楼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02月07日,近年来,在茶园中看到一种茶芽卷成条状,新芽不发和芽头枯焦脱落的现象,经观察鉴定,这是一种瘿蚊危害所致,暂定名为茶叶瘿蚊。该虫属双翅目、瘿蚊科(Cecidomyiidae.学名待定),迄今未见有关报道,
近年来,在茶园中看到一种茶芽卷成条状,新芽不发和芽头枯焦脱落的现象,经观察鉴定,这是一种瘿蚊危害所致,暂定名为茶叶瘿蚊。该虫属双翅目、瘿蚊科(Cecidomyiidae.学名待定),迄今未见有关报道,在我国的各种茶树病虫名录上也未有记载。2001~2002年,作者对该虫作了初步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以供参考。
一、危害状
目前,茶叶瘿蚊仅在局部茶园中发生,经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园中调查,发生严重的地块,芽被害率可达90%以上。该虫以幼虫在未展开的芽内两侧吸食汁液危害,受害茶芽正面两侧向内紧卷,呈条束状,仔细剥开条束,可看到白色的蛆状幼虫。危害后期有的茶芽枯焦,从芽柄部脱落,也有的被害茶芽,其基部尚能展开,但叶尖部两侧叶缘向内卷,与卷叶蛾类幼虫初期危害状很相似,但没有卷叶蛾危害状那样的卷丝与虫粪。与已报道的两种瘿蚊(茶枝瘿蚊和茶芽瘿蚊)比较,则更易区别。受茶叶瘿蚊危害的茶园,芽梢停止生长,新芽不再萌发,因此对茶叶产量有一定影响。
二、形态特征
由图1所示,成虫体长约1.5mm,展翅约3.3mm。复眼黑色,两复眼在触角上方相连。触角念珠状,14节?穴雌?雪紧密相连,基部2节黄褐色,其余黑褐色,各节环生放射状细毛。体暗桔红色,中胸背面略呈黑褐色,腹部可见6节,各节背面有一黑褐色宽横带。翅一对(后翅退化成平衡棒),膜质透明,有4条翅脉,翅面着生黑褐色毛。足细长,各节中跗节最长,分为5节,其中又以第二节最长。产卵器淡黄褐色,较粗短。雄虫较雌虫略小。卵细小,肉眼难于看清,长椭圆形,半透明。幼虫乳白色,无足,蛆状,较肥胖;老熟时体长约1.9mm,可见11节,分节明显;中胸腹面有一"丫"形剑骨片,末端有一对粗短的突起。蛹在茧内,裸蛹,前端较宽,向后渐细,触角从头顶伸出弯向后方。茧长形,灰色至灰褐色。蛹羽化后,茧外附有白色蛹壳。
三、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代数尚未明确,但至少发生2代。雌成虫产卵于茶芽上或芽旁的嫩叶上,幼虫孵化后从茶芽缝隙处爬入芽内,在芽内、穴正面、雪表面吮吸汁液危害。被害芽背面能伸长,正面被不断吸汁而停止生长,因此导致茶芽卷成条束状。一个芽中有一个或多个幼虫。在受害芽枯死时幼虫能爬出转移到另一芽危害。幼虫老熟时爬出茶芽,弹落到地面后,爬入土壤缝隙中或枯枝落叶间结茧化蛹;碰到不良环境时,有的幼虫入土后不结茧化蛹,进入越夏或越冬,等条件适宜时再结茧化蛹;也有个别幼虫不爬出茶江浙一带,全年以春末至夏初发生最重,幼虫危害盛期一般在5月份。由于地区和年份不同,危害盛期也有迟早,一般年份发生在5月下旬,如果春季气温高、湿度大,可发生在5月上中旬。该虫趋嫩性强,喜阴湿。因此在留养茶园、湿度大的遮荫茶园和山地茶园中发生较多。
四、防治方法
1、采茶防治 多次采茶可不断采除幼虫,抑制虫口发展。目测虫口发生较多的茶园,将幼嫩芽梢采净,则可将绝大部分虫口带出茶园,同时由于采茶后缺乏茶芽,不利于害虫的再发生。
2、剪治 该虫发生严重、芽头枯焦的茶园,可进行轻修剪,将幼嫩梢剪去,幼虫也同时被剪治。
3、化学防治 建议在幼虫危害前期?穴肉眼可看到危害状时,雪用化学农药喷杀,药剂可选用有机磷和菊酯类农药。用药浓度可参照茶园鳞翅目害虫防治浓度。喷药时只需喷射茶丛顶层嫩梢,但必须将嫩芽喷得很湿。
一、危害状
目前,茶叶瘿蚊仅在局部茶园中发生,经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园中调查,发生严重的地块,芽被害率可达90%以上。该虫以幼虫在未展开的芽内两侧吸食汁液危害,受害茶芽正面两侧向内紧卷,呈条束状,仔细剥开条束,可看到白色的蛆状幼虫。危害后期有的茶芽枯焦,从芽柄部脱落,也有的被害茶芽,其基部尚能展开,但叶尖部两侧叶缘向内卷,与卷叶蛾类幼虫初期危害状很相似,但没有卷叶蛾危害状那样的卷丝与虫粪。与已报道的两种瘿蚊(茶枝瘿蚊和茶芽瘿蚊)比较,则更易区别。受茶叶瘿蚊危害的茶园,芽梢停止生长,新芽不再萌发,因此对茶叶产量有一定影响。
二、形态特征
由图1所示,成虫体长约1.5mm,展翅约3.3mm。复眼黑色,两复眼在触角上方相连。触角念珠状,14节?穴雌?雪紧密相连,基部2节黄褐色,其余黑褐色,各节环生放射状细毛。体暗桔红色,中胸背面略呈黑褐色,腹部可见6节,各节背面有一黑褐色宽横带。翅一对(后翅退化成平衡棒),膜质透明,有4条翅脉,翅面着生黑褐色毛。足细长,各节中跗节最长,分为5节,其中又以第二节最长。产卵器淡黄褐色,较粗短。雄虫较雌虫略小。卵细小,肉眼难于看清,长椭圆形,半透明。幼虫乳白色,无足,蛆状,较肥胖;老熟时体长约1.9mm,可见11节,分节明显;中胸腹面有一"丫"形剑骨片,末端有一对粗短的突起。蛹在茧内,裸蛹,前端较宽,向后渐细,触角从头顶伸出弯向后方。茧长形,灰色至灰褐色。蛹羽化后,茧外附有白色蛹壳。
三、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代数尚未明确,但至少发生2代。雌成虫产卵于茶芽上或芽旁的嫩叶上,幼虫孵化后从茶芽缝隙处爬入芽内,在芽内、穴正面、雪表面吮吸汁液危害。被害芽背面能伸长,正面被不断吸汁而停止生长,因此导致茶芽卷成条束状。一个芽中有一个或多个幼虫。在受害芽枯死时幼虫能爬出转移到另一芽危害。幼虫老熟时爬出茶芽,弹落到地面后,爬入土壤缝隙中或枯枝落叶间结茧化蛹;碰到不良环境时,有的幼虫入土后不结茧化蛹,进入越夏或越冬,等条件适宜时再结茧化蛹;也有个别幼虫不爬出茶江浙一带,全年以春末至夏初发生最重,幼虫危害盛期一般在5月份。由于地区和年份不同,危害盛期也有迟早,一般年份发生在5月下旬,如果春季气温高、湿度大,可发生在5月上中旬。该虫趋嫩性强,喜阴湿。因此在留养茶园、湿度大的遮荫茶园和山地茶园中发生较多。
四、防治方法
1、采茶防治 多次采茶可不断采除幼虫,抑制虫口发展。目测虫口发生较多的茶园,将幼嫩芽梢采净,则可将绝大部分虫口带出茶园,同时由于采茶后缺乏茶芽,不利于害虫的再发生。
2、剪治 该虫发生严重、芽头枯焦的茶园,可进行轻修剪,将幼嫩梢剪去,幼虫也同时被剪治。
3、化学防治 建议在幼虫危害前期?穴肉眼可看到危害状时,雪用化学农药喷杀,药剂可选用有机磷和菊酯类农药。用药浓度可参照茶园鳞翅目害虫防治浓度。喷药时只需喷射茶丛顶层嫩梢,但必须将嫩芽喷得很湿。
幼虫
茶园
茶叶
黑褐色
防治
观察
枯焦
正面
触角
最长
不断
体长
农药
化学
卷叶蛾
同时
基部
复眼
嫩芽
害虫
东江楚云仙红茶
古树茶庄
大树茶
大树茶庄
古树茶和大树茶的区别
金骏眉茶是否需要在冰箱保存
云南西双版纳普洱茶砖
刮风寨普洱茶
几千块的龙井和几十块的龙井区别
铁观音兰花香纯手工
乌龙茶拉肚子
太原乌龙茶加盟代理
晚上10点喝乌龙茶
饭后喝泡单丛茶
牙疼可以喝菊花茶加糖吗
hpv不能喝黑枸杞茶吗
斗记普洱茶跟大益普洱茶哪个更好
喝大红袍能降火吗
安吉白茶交易市场哪个正规点
景谷茶区普洱茶的品牌
古人喝茶也都是用沸水泡茶
没烘干的白茶
山西白茶多少钱
抖音福鼎白茶怎么这么便宜
昭君白茶必须煮着喝吗
山萸肉桂圆枸杞芡实
对羟基肉桂酸合成方法
乔木南糯山茶砖
哪种菊花茶没有虫
500ml茶罐能装多少龙井茶
云南普洱咖啡有哪些
荷叶可以和枸杞大枣一块泡茶喝吗
西洋参喝决明子菊花茶
临沂齐鲁园茶小白茶馆
分辨安吉白茶的好坏
小青柑可以做什么美食
岩茶的软文
减熟茶
菊花茶多高温度水
小罐茶50g铁观音能泡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