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东野生古茶树
发表于:2025-02-07 作者:茶香楼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02月07日,景东野生古茶树主要分布在哀牢山和无量山海拔1100-2800米的群山中。其中以花山野生古茶树群落最具代表性。【具体介绍】花山文岔大茶树生长在花山乡文岔上文献村,第一株海拔1762米,坡度15度。树高1
景东野生古茶树主要分布在哀牢山和无量山海拔1100-2800米的群山中。其中以花山野生古茶树群落最具代表性。
【具体介绍】
花山文岔大茶树生长在花山乡文岔上文献村,第一株海拔1762米,坡度15度。树高15米,树幅9.8米,基部径围3.14米,干径1.03米,最低分枝0.8米。春茶萌芽期为2月上旬,3月上旬开采,夏茶开采期为6个月上旬,秋茶采期为8月上旬,休眠期为11月。第二株基部径围1.85米,干径0.588米,树高10.1米,第三株基部径围1.6米,干径0.5米,树高9.95米。单株每年收干茶15公斤以上。据专家考证,这些茶树树龄不低于500年。
花山芦山自然保护区内的古茶树属野生型乔冠茶树。生长地海拔2200米,坡度40度。第一株,树姿呈直立状,最低分枝0.3米,分成三枝,其中两枝已折断,基部径围3.06米,干径1.53米,树高20余米,第二株,树姿呈直立状,最低分枝4米,基部径围2.93米,干径1.46米,树高20米,专家考证,树龄800年左右。
现存栽培型野生古茶树群落主要分布在无量山腹地,证明景东县的先民有悠久的种茶、饮茶历史。其中的安定、漫湾、林街、景福4个乡境内的野生古茶树最具代表性。安定迤仓后山的野生古茶树群落中有一株生长在海拔2255米的古茶树,基部径围1.4米,干径达0.7米,树高20米。林街乡岩头村箐门口无量山大石门,是景东野生大茶树分布最多的地方,野生古茶树分布面积达1.5万亩,专家考证,最古老的茶树树龄约1500年。景福乡勐令村芹菜塘杨家小组海拔1820米的山地上,生长的一株野生大茶树,树姿呈直立状,树高11米,树幅6米,基部径围1.5米,最低分枝3米。该乡的公平村海拔1840米的山地上也存活有一株野生大茶树,树高12米,树幅6.7米,基部径围1.22米,最低分枝3米。树龄在300年以上。
【产地介绍】
景东属于澜沧江流域、普洱市的西北方,是野生古茶树资源丰富的县份之一。也是古老的普洱茶产区,据资料记载已有1300多年的茶叶种植、加工和流通的历史,到了清朝,景东沱茶已远销青藏高原,享有盛名。
据《景东地志征集资料》记载:"民国9年(1920)锦屏南攀箐原有茶树6000株,新植2000株,产量200公斤,运销省城(昆明);文井清凉原茶树9万株,新植15万株,200人栽培,产量2250公斤,运销大理;安定老仓原植茶树25万株,新植30万株,150人栽培,产量1000公斤,远销大理;大街、花山者干河一带新植茶树1500株,10人栽培;锦屏前所新植茶树12000株,20人栽培,产量1500公斤,远销大理。"由此可见景东的古茶树之多,收益之丰,而且已有了系统的管理、统计工作。
以下是爱茶网介绍景东一些相关信息
改革开放以来,全县在确保粮食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对种植业进行了结构调整,初步形成了粮、蔗、畜、果、茶、烟、桑协调发展格局。粮食、甘蔗、核桃、茶叶、畜禽、烤烟、蚕桑成为农民收入主要来源。200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86863万元,粮食总产量12. 78万吨;甘蔗产量17.1万吨;茶叶产量3996吨;咖啡种植2508亩,咖啡豆产量40吨;核桃种植面积155795亩,产量1927吨;烤烟种植面积25411亩,产量63730担;新鲜蚕茧产量906吨。畜牧业产值24883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8.6%。年末生猪存栏37.9万头,出栏21万头;大牲畜存栏11万头、出栏1.9万头;黑山羊是全县畜牧业的一大特色品种,存栏13.2万只,出栏6万只,远销广东、湖南、上海等地,并销往香港、澳门。
景东县是全国林业重点县。全县林业用地454.5万亩,森林覆盖率为64.91%,在有林地中用材林262.3万亩,防护林76.9万亩,特种用材林3.7万亩,经济林19.7万亩。全县活立木蓄积量为2454.5万立方米,其中,近熟、成熟、过熟林蓄积达846万立方米。目前,全县已形成以林板、林化为主的林产品工业体系。2005年,全县林业总产值14603万元,是县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景东县属国家级贫困县。自国家"八七"扶贫攻坚实施以来,全县实行政策、科教、干部、项目、资金、服务"六进山",建立县处领导联系贫困乡村、单位部门挂钩帮扶贫困村社、机关干部长期驻村帮社、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4个责任制,有21名副处以上领导干部定点联系15个乡(镇),353名副科以上领导干部定点联系166个村,93个单位部门挂钩扶贫76个贫困村,2324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2269户贫困户。1999年在全省率先启动县内异地开发扶贫项目,到2005年底,已完成10个开发区安置工作,共安置移民8876人。"九五"期间,全县共投入资金1.59亿元,使4个扶贫攻坚乡、56个贫困村、5万多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十五"期间,全县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2.57亿元,使5.18万农村特困人口基本解决温饱,同时巩固了4万不稳定低收入人口的温饱。整村推进扶贫工作力度加大,完成2500户茅草房改造,改善了1.05万人的住房条件。上海对口帮扶成效明显。
新中国成立时,景东县没有现代工业。如今已形成以林产、蔗糖、水电、建筑材料等为主的各门类工业。2003年末,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28955万元。主要产品金铃牌松香、松节油荣获云南省优质产品和名牌产品称号,远销国内外。以优质核桃为原料的郝思嘉牌核桃乳荣获北京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全国星火计划成果金奖、全国"科技之光"成果金奖,云南省第四届青少年运动会指定饮品及省名牌产品称号;把边乡牌白糖产品被全国糖业研究检测检验中心评为优质产品,产品畅销省内外。
【具体介绍】
花山文岔大茶树生长在花山乡文岔上文献村,第一株海拔1762米,坡度15度。树高15米,树幅9.8米,基部径围3.14米,干径1.03米,最低分枝0.8米。春茶萌芽期为2月上旬,3月上旬开采,夏茶开采期为6个月上旬,秋茶采期为8月上旬,休眠期为11月。第二株基部径围1.85米,干径0.588米,树高10.1米,第三株基部径围1.6米,干径0.5米,树高9.95米。单株每年收干茶15公斤以上。据专家考证,这些茶树树龄不低于500年。
花山芦山自然保护区内的古茶树属野生型乔冠茶树。生长地海拔2200米,坡度40度。第一株,树姿呈直立状,最低分枝0.3米,分成三枝,其中两枝已折断,基部径围3.06米,干径1.53米,树高20余米,第二株,树姿呈直立状,最低分枝4米,基部径围2.93米,干径1.46米,树高20米,专家考证,树龄800年左右。
现存栽培型野生古茶树群落主要分布在无量山腹地,证明景东县的先民有悠久的种茶、饮茶历史。其中的安定、漫湾、林街、景福4个乡境内的野生古茶树最具代表性。安定迤仓后山的野生古茶树群落中有一株生长在海拔2255米的古茶树,基部径围1.4米,干径达0.7米,树高20米。林街乡岩头村箐门口无量山大石门,是景东野生大茶树分布最多的地方,野生古茶树分布面积达1.5万亩,专家考证,最古老的茶树树龄约1500年。景福乡勐令村芹菜塘杨家小组海拔1820米的山地上,生长的一株野生大茶树,树姿呈直立状,树高11米,树幅6米,基部径围1.5米,最低分枝3米。该乡的公平村海拔1840米的山地上也存活有一株野生大茶树,树高12米,树幅6.7米,基部径围1.22米,最低分枝3米。树龄在300年以上。
【产地介绍】
景东属于澜沧江流域、普洱市的西北方,是野生古茶树资源丰富的县份之一。也是古老的普洱茶产区,据资料记载已有1300多年的茶叶种植、加工和流通的历史,到了清朝,景东沱茶已远销青藏高原,享有盛名。
据《景东地志征集资料》记载:"民国9年(1920)锦屏南攀箐原有茶树6000株,新植2000株,产量200公斤,运销省城(昆明);文井清凉原茶树9万株,新植15万株,200人栽培,产量2250公斤,运销大理;安定老仓原植茶树25万株,新植30万株,150人栽培,产量1000公斤,远销大理;大街、花山者干河一带新植茶树1500株,10人栽培;锦屏前所新植茶树12000株,20人栽培,产量1500公斤,远销大理。"由此可见景东的古茶树之多,收益之丰,而且已有了系统的管理、统计工作。
以下是爱茶网介绍景东一些相关信息
改革开放以来,全县在确保粮食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对种植业进行了结构调整,初步形成了粮、蔗、畜、果、茶、烟、桑协调发展格局。粮食、甘蔗、核桃、茶叶、畜禽、烤烟、蚕桑成为农民收入主要来源。200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86863万元,粮食总产量12. 78万吨;甘蔗产量17.1万吨;茶叶产量3996吨;咖啡种植2508亩,咖啡豆产量40吨;核桃种植面积155795亩,产量1927吨;烤烟种植面积25411亩,产量63730担;新鲜蚕茧产量906吨。畜牧业产值24883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8.6%。年末生猪存栏37.9万头,出栏21万头;大牲畜存栏11万头、出栏1.9万头;黑山羊是全县畜牧业的一大特色品种,存栏13.2万只,出栏6万只,远销广东、湖南、上海等地,并销往香港、澳门。
景东县是全国林业重点县。全县林业用地454.5万亩,森林覆盖率为64.91%,在有林地中用材林262.3万亩,防护林76.9万亩,特种用材林3.7万亩,经济林19.7万亩。全县活立木蓄积量为2454.5万立方米,其中,近熟、成熟、过熟林蓄积达846万立方米。目前,全县已形成以林板、林化为主的林产品工业体系。2005年,全县林业总产值14603万元,是县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景东县属国家级贫困县。自国家"八七"扶贫攻坚实施以来,全县实行政策、科教、干部、项目、资金、服务"六进山",建立县处领导联系贫困乡村、单位部门挂钩帮扶贫困村社、机关干部长期驻村帮社、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4个责任制,有21名副处以上领导干部定点联系15个乡(镇),353名副科以上领导干部定点联系166个村,93个单位部门挂钩扶贫76个贫困村,2324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2269户贫困户。1999年在全省率先启动县内异地开发扶贫项目,到2005年底,已完成10个开发区安置工作,共安置移民8876人。"九五"期间,全县共投入资金1.59亿元,使4个扶贫攻坚乡、56个贫困村、5万多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十五"期间,全县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2.57亿元,使5.18万农村特困人口基本解决温饱,同时巩固了4万不稳定低收入人口的温饱。整村推进扶贫工作力度加大,完成2500户茅草房改造,改善了1.05万人的住房条件。上海对口帮扶成效明显。
新中国成立时,景东县没有现代工业。如今已形成以林产、蔗糖、水电、建筑材料等为主的各门类工业。2003年末,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28955万元。主要产品金铃牌松香、松节油荣获云南省优质产品和名牌产品称号,远销国内外。以优质核桃为原料的郝思嘉牌核桃乳荣获北京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全国星火计划成果金奖、全国"科技之光"成果金奖,云南省第四届青少年运动会指定饮品及省名牌产品称号;把边乡牌白糖产品被全国糖业研究检测检验中心评为优质产品,产品畅销省内外。
茶树
景东
全县
产量
贫困
基部
产品
万亩
干部
扶贫
最低
分枝
总产
海拔
栽培
全国
工业
总产值
树龄
核桃
东江楚云仙红茶
古树茶庄
大树茶
大树茶庄
古树茶和大树茶的区别
金骏眉茶是否需要在冰箱保存
云南西双版纳普洱茶砖
刮风寨普洱茶
几千块的龙井和几十块的龙井区别
铁观音兰花香纯手工
普洱茶在云南产地
无量山茶和冰岛茶的区别
自动化设备冰红茶
痔疮手术喝菊花茶好吗
揭阳茗香大红袍哪个品牌好
大红袍书法家何署坤
鹰潭武夷红茶种类
冰水能泡茶么
皖南太平猴魁茶
怎样鉴别玫瑰花茶
中国云南勐海志鹏老班章生茶
福鼎白茶为什么不耐泡
茯砖茶是真的吗
网红茶颜悦色的利润
吃中秋饼可以喝菊花枸杞茶吗
大枣菊花茶可以放蜂蜜吗
丹参菊花茶能降血压吗效果如何
三江金骏眉怎么样
密封铁观音保存时间
黑茶薄荷灰短发
体寒能喝乌龙茶么
冰红茶成分表
单丛茶打包怎么做
东河大益网金大益
梦见朋友给自己泡茶
菊花玫瑰红花茶有什么功效
古洪红茶
全国最好苦丁茶产地
茉莉花茶 新茶时间
黑枸杞泡完茶能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