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知识列表
-
浙江省审(认)定茶叶品种--乌今早
乌今早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特早生种。二倍体。产地及分布:原产浙江省永嘉县罗溪乡,系茶农单株选育而成。主要在浙江、江苏、江西、安徽等省栽培。1988年浙江省茶树良种审定小组认定为省级品种。特征:植株
-
春茶采摘应注意问题
一、适时开园。入春以来,前段时间低温阴雨,春茶生长缓慢,今年春茶与去年同期对比,采茶时间要推迟10天左右。近段时间,气温回升,茶芽生长加快,当白天气温升至25℃左右时,新梢的持嫩性会明显降低。所以,要
-
国家审(认)定茶叶品种--龙井43
龙井43 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特早生种。二倍体。来源及分布: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干1960-1978年从龙井群体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全国14个产茶省区有引种,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河南、
-
新优品种——勐海大叶茶
勐海大叶茶 有性系。乔木型,大叶类,早生种。二倍体。产地及分布:原产云南省勐海县南糯山。主要分布在云南南部。四川、广西、贵州、广东等省区有较大面积引种。1985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品种
-
新优品种——茶山早蜜
1、选育经过1994年7月获得发育良好的纯正雨花露桃自然授粉种子169粒,经层积处理后播种育苗,于1995年得到126株后代实生苗,分别编号001--126,1996年定植于临沂师范学院茶山实习基地。
-
国家审(认)定茶叶品种--早白尖
早白尖又名早白颜。有性系。灌木型,中叶类,早生种。二倍体。产地及分布:原产四川省筠连县。主要分布在四川省宜宾、高县、珙县等地。浙江、福建、湖南等省有少量引种。1985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
-
防治茶绿纹象甲
防治办法:1、利用茶绿纹象甲成虫假死性,在晨露未干时,振动茶树,在茶树下面用器具承接虫体,集中烧毁。2、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每30亩挂一盏灯,成片诱杀。3、亩用5%锐劲特悬浮剂30-40ml兑水喷雾
-
五大名枞品种——铁观音
学名:C.sinensis cv.Tieluohan武夷传统五大珍贵名枞之一。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二倍体。产地及分布:原产福建省武夷山市慧苑岩之内鬼洞(亦称峰窠坑),两旁悬崖峭壁,茶树植于
-
茶树品种——白芽奇兰
学名:C.sinensis cv.Baiya-qilan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晚生种。二倍体。来源及分布:由福建省平和县农业局茶叶站和崎岭乡彭溪茶场于1981-1995年从当地群体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
-
福建省茶树良种——凤园春
来源及分布: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85~1998年从当地群体品种中通过单株选种育成,又名黄观音。在福建乌龙茶区有栽培。1998年被 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省级品种。品种特征:灌木
-
茶树良种——福云20号
来源及分布: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57~1971年从福鼎大白茶与云南大叶种的自然杂交后代中通过单株选种育成。1972年以来,在福建茶区示范种植。品种特征:小乔木型,大叶类。植株高大,树姿半
-
茶树良种——桃仁
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二倍体。产地及分布:原产福建省安溪县西坪镇龙地村,已有100多年栽培史。主要分布在福建乌龙茶茶区,栽培面积较大。特征:植株中等,树姿较直立,分枝较密,叶片呈水平状着生。
-
苦丁茶的特征特性
一、苦丁茶的分布特征苦丁茶多分布在低山中下部和丘陵台地,喜生于温暧湿润土层深厚肥沃疏松地带,为中性偏荫树种,土壤PH值4.5-8.5,海拔200-600米。二、形态学与生物学特性植株 常绿阔叶乔木,树
-
福建省茶树良种——九龙大白茶
来源及分布:原产福建省松溪县郑墩镇双源村,相传有100多年历史。原仅数株,1981年以来,松溪县茶业管理总站进行观察鉴定与繁育推广。福建与浙东有引种栽培。1998年被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定为省级
-
福建省茶树良种——丹桂
来源及分布: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79~1997年从肉桂的天然杂交后代中通过单株选种育成。1990年以来,在福建乌龙茶区栽培。1998年被 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省级品种。品种特
-
福建省茶树良种——肉桂
别名:玉桂肉桂既是茶树品种,也是茶叶商品名。肉桂茶树最早发现于武夷山慧苑岩,另说原产武夷马振峰上,距今有100多年历史,在清朝已负盛名。曾被列为武夷山十个优良无性品种之一。60年代,开始较大量繁殖和较
-
茶树良种——皱面吉
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二倍体。产地及分布:原产福建省安溪县西坪镇尧阳,已有100多年栽培史。主要分布在福建乌龙茶茶区。特征:植株中等,树姿较半开张,分枝较密,叶片呈水平状着生。叶椭圆形,叶色
-
国家审(认)定茶叶品种——黄奇
无性系。小乔木型,中叶类,早生种。二倍体。来源及分布: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茶叶研究所于1972~1993年从黄旦与白芽奇兰的自然杂交后代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1987年以来,福建茶区和广东、湖南、四川
-
有机茶园中黑刺粉虱的防治
防治要点:1、结合茶园管理进行修剪、疏枝、中耕除草,使茶园通风透光,可减少其发生量;2、喷施黑刺粉虱真菌制剂或人工助迁罹病茶枝;3、注意保护黑刺粉虱寄生蜂。4、黑刺粉虱发生较大年份,秋未用石硫合剂封园
-
国家审(认)定茶叶品种——黄金桂
别名:黄旦。属无性系繁殖品种,小乔木型,中叶类,早生种。二倍体。产地及分布:原产于福建省安溪县虎邱乡罗岩村,栽培历史已百年以上。主要分布在福建南部,栽培面积较广,现已扩展到全省大部分茶区,面积约有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