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茶庄

形态学 了解更多有关形态学的内容

  • 勐海贺开古茶园茶树植株开展形态学特征鉴定

    勐海贺开古茶园茶树植株开展形态学特征鉴定

    网9月2日讯 8月23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专家及勐海县茶叶农艺师等组成专家组对贺开古茶山开展科学考察,专家们对贺开古茶园中典型古茶树植株进行树基围、树高、叶、花、果等形态学特征鉴定,获得了第

  • 茶树品种与茶叶品质

    茶树品种与茶叶品质

    从制茶角度来说,一棵茶树上的鲜叶,理论上可以通过不同加工方法制成红茶、绿茶或乌龙茶,但并不是都能制出好茶。制好茶要与品种相适应。每个茶树品种都有不同的形态特征和芽叶中不同的化学成分含量,这些都构成了不

  • 茶叶的加工俗语

    茶叶的加工俗语

    鲜叶:从适制品种上采下的幼嫩新梢。嫩度:随着茶树新梢生长发育,茶叶组织逐渐由嫩变老,鲜叶质量也相应降低,嫩度是这种影响鲜叶质量的形态学特征的感官指标。匀度:鲜叶茶叶组成均匀一致程度的感官指标,茶叶外形

  • 土壤剖面构型

    土壤剖面构型

    土壤剖面构型[Structure of soil profile] 土壤基质在成土过程中所形成的土壤垂直剖面的形态学特征。茶园土壤在成土过程中因受基质、气候条件、茶树生长、耕作施肥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形

  • 福建口岸“绿蕾”行动查扣非法入境植物繁殖材料190批次

    福建口岸“绿蕾”行动查扣非法入境植物繁殖材料190批次

    中新网福州5月26日电 (李永东)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近日从美国邮寄入境的邮包中查获2株活体植物,经3个片段组合DNA条形码技术和形态学、微形态学鉴定,确认为狂刺金琥冠(Echinocactusgru

  • 脉序

    脉序

    脉序(Venation) 叶片上叶脉的分布规律。叶片中间有一显着的主脉,其两侧多生侧脉,侧脉一再分枝,形成细脉,细脉相互联系形成网状。茶树叶片的脉序属于进化的类型。脉序形状和多样性以及其发育的研究,在

  • 茶树的野生型、栽培型、过渡型

    茶树的野生型、栽培型、过渡型

    "澜沧邦崴大茶树考察论证会"的召开,宣告了普洱茶故乡"邦崴古茶树"的发现,论证会专家组一致认为该茶树是"野生型与栽培型间的过渡类型"。至此,世界茶叶的祖国,原产地中心地带的云南有了野生型的巴达茶树王、

  • 茶叶所发现茶尺蠖存在2个近缘种

    茶叶所发现茶尺蠖存在2个近缘种

    近期,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肖强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合作研究明确了在我国茶园广泛分布、形态极其相近的茶树害虫茶尺蠖可分为灰茶尺蛾和茶尺蠖2个近缘种。相关研究结果分别发表在《昆虫学报》和《应

  • 农科院:茶树害虫茶尺蠖分2个近缘种

    农科院:茶树害虫茶尺蠖分2个近缘种

    中国茶网资讯:近期,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肖强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合作研究明确了在我国茶园广泛分布、形态极其相近的茶树害虫茶尺蠖可分为灰茶尺蛾和茶尺蠖2个近缘种。相关研究结果分别发表在《昆

  • 2017 你必须读的10大茶文化理论图书

    2017 你必须读的10大茶文化理论图书

    2017 你必须读的10大茶文化理论图书新年伊始读茶书,道明识增心智舒。由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悦读茶书会、中国民俗学会茶艺研究专业委员会、万里茶道(中国)协作体茶艺国际传播中心发起的"年度优秀茶书推

  • 苦丁茶的特征特性

    苦丁茶的特征特性

    一、苦丁茶的分布特征苦丁茶多分布在低山中下部和丘陵台地,喜生于温暧湿润土层深厚肥沃疏松地带,为中性偏荫树种,土壤PH值4.5-8.5,海拔200-600米。二、形态学与生物学特性植株 常绿阔叶乔木,树

  • 茶园科学安全药技术

    茶园科学安全药技术

    茶叶的的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千家万户消费者饮茶健康的首要问题,为此,做好茶园科学安全用药工作尤为重要。其主要措施是坚持实施科学安全用药技术,优先考虑选用生物农药,酌情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等

  • “普洱茶之父”张宏达逝世

    “普洱茶之父”张宏达逝世

    张宏达教授。创立华夏植物区系理论 订正普洱茶原产中国 最早系统调研西沙群岛植被四十年前原创地提出华夏植物区系学说,论证了全球植物区系的起源;三十年前发表种子植物分类新系统,是中国植物区系地理学和系统学

  • 茶树品种抗病虫性

    茶树品种抗病虫性

    茶树品种抗病虫性[Resistancetopestsanddiseasesinteacultivars]茶树品种抵抗病虫危害的遗传性。不同茶树品种对多种病虫害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性,是茶树在长期历史进程中

  • 茶树栽培技术(二十)

    茶树栽培技术(二十)

    (六)茶树修剪修剪是茶树树冠管理的重要措施。自然生长的茶树,主干明显,侧枝细弱,幼龄期树型呈宝塔状,成年后呈纺外外锤形。芽叶立体分布,数量稀少,无法形成枝密集而宽广的采摘面,既不能适应机械化采茶的需要

  • 浙江:地方标准开化龙顶茶-鲜叶与加工技术

    浙江:地方标准开化龙顶茶-鲜叶与加工技术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开化龙顶鲜叶原料、加工条件、工艺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开化龙顶茶加工。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

  • 千岛玉叶茶系列标准——鲜叶与加工技术

    千岛玉叶茶系列标准——鲜叶与加工技术

    前 言为确保千岛玉叶茶产品的质量,提高经济效益,本标准规定了千岛玉叶茶鲜叶原料和加工炒制的技术要求。本标准按GB/T1.1-1993和GB/T1.22-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有关规定编写。本标准于

  • 云南山茶花

    云南山茶花

    现状:渐危种。目前各地虽多栽培,但自然分布的居群和一些古老的大树,却无人保护,任其砍伐或采摘。特别是近期大家喜爱花木,挖掘贩运者日多,破坏更为严重。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8-16米,胸径达50厘米;对

  • 茶树的营养生理

    茶树的营养生理

    1.茶树体内的矿质元素茶树一方面能够从空气和水中吸取二氧化碳和水分,在体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另一方面也能从环境(主要是土壤)中吸取各种无机元素,在体内通过同化作用,变成自身所需要的物质。营养是

  • 茶是什么

    茶是什么

    作者简介>>心怡,文学博士,出生于茶乡安溪。从政之余,致力于研究文化生态学,对茶学、茶道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悟性。曾经在青年博览、海峡茶道发表《品茶,品味人生》、《品茶,品女人》等文章。她认为,作为爱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