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虫性 了解更多有关抗虫性的内容
-
抗虫性早期鉴定
抗虫性早期鉴定(Early appraisal of pest resistanceD育种初期对育种材料与抗虫性相关性状进行的鉴定。茶树抗虫性早期鉴定的方法还不全面。对某些害虫鉴定的方法有①叶片形态特
-
茶树病害虫防治
茶树病害虫包括茶园栽培技术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和茶树种苗植物检疫五类。1、茶园栽培技术防治:又称农业防治,措施主要有:①选育和推广抗病虫良种:茶树品种间抗病、抗虫性差别很大,例如,单
-
常用茶树病害虫防治措施
常用茶树病害虫防治措施包括茶园栽培技术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和茶树种苗植物检疫五类。1.茶园栽培技术防治:又称农业防治,措施主要有:①选育和推广抗病虫良种:茶树品种间抗病、抗虫性差别很
-
茶树品种抗病虫性
茶树品种抗病虫性[Resistancetopestsanddiseasesinteacultivars]茶树品种抵抗病虫危害的遗传性。不同茶树品种对多种病虫害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性,是茶树在长期历史进程中
-
台茶16号
台茶16号[Taicha 16] 亦称"白鹤"。茶树无性系新品种。由台湾省茶叶改良场以"台农335号"为母本,"台农1958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育成。树姿直立,生长势强,早生,叶色绿。芽叶茸毛尚多。
-
台茶14号
台茶14号[Taicha 14] 亦称"白文"。茶树无性系新品种。由台湾省茶叶改良场以"台农938号"为母本,"白毛猴"为父本,经有性杂交育成。树姿开张,生长势中上,中生。芽叶茸毛尚多。鲜叶含茶多酚1
-
台茶15号
台茶15号[Taicha 15J 亦称"白燕"。茶树无性系新品种。来源同"台茶14号"。树姿开张,生长势中上,中生。芽叶茸毛多而长。鲜叶含茶多酚18.9%,全氮量3.8%。扦插成活率高。产量较高。抗旱
-
台茶17号
台茶17号[Taicha 17] 亦称"白鹭"。茶树无性系新品种。由台湾省茶叶改良场育成。来源同"台茶16号"。树姿直立,生长势强,分枝密,早生。发芽整齐,茸毛多。鲜叶含茶多酚22.7%,全氮量4.2
-
抗性鉴定
抗性鉴定[Evaluation of resistance) 对茶树抗寒性、抗旱性、抗病性和抗虫性的鉴定。依鉴定方法和地点,分直接鉴定、间接鉴定、自然鉴定、诱发鉴定等。直接鉴定是直接评定茶树抗性,用级
-
茶树育种抗性鉴定
茶树育种过程中对抵抗不良环境因子所表现的能力进行鉴定的方法。主要包括对抗寒性、抗旱性、抗病性与抗虫性的鉴定。抗寒性鉴定:茶树不同品种抗寒性差别很大,南方类型的大叶种只能忍受-3--5℃的低温。北方类型
-
种质资源
种质资源[Germplasm resource] 亦称"品种资源"、"遗传资源"、"原始材料"、"育种材料"等。培育农作物新品种时最初应用的植物材料。种质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或体细胞传递给后代的遗传物质
-
茶叶“亲子鉴定”给茶种保驾护航
在无锡市茶研所,南农大女硕士梅菊芬正在对茶叶DNA进行提取。记者看到,一个烧杯里像清水一样的东西,被放进一台特殊机器里,按动按钮,烧杯就像躺进婴儿床的婴儿,在机器的控制下,摇动起来……梅菊芬告诉记者,
-
云南农大技术创新助推普洱茶升级
近年来,以云南农业大学教授盛军为首席科学家的研究团队着力普洱茶全产业链开发,系统解决了普洱茶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项目推广应用至今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65.85亿元,助力云南普洱茶产业转型升级。普洱茶
-
无性系茶树良种简介
1、乌牛早:中叶类品种,灌木型。发芽特早,名茶开采在3月上旬,发芽密度较大,轮次明显,育芽能力强,芽叶较肥壮,富含氨基酸,茸毛中等,新梢持嫩性较强,抗逆性较强。产量尚高,适制绿茶,特别适制龙井类扁茶。
-
普洱茶全产业链开发助推茶产业提质增效
普洱茶是云南特有茶类,也是高原特色农业中具有代表性的经济作物,但过去作坊式生产、清洁化和标准化程度低、机械化加工不足等问题制约了普洱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记者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了解到,近年来以云南农业大
-
生物技术对于茶叶生产发展的意义
一、生物技术对于茶叶生产发展的意义优良品种是现代农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基础20世纪即将过去,新的一个世纪正在向我们招手。在这世纪之交的时刻,回顾本世纪全球农业的发展过历程,可以看到,自二次大战以来,农业
-
福州茶树良种
一、元 宵 茶原产地:福建霞浦县崇儒乡后溪岭自然村。无性系品种,中叶密,灌木状,树势半开展。芽梢细秀,嫩叶黄绿色,有光泽,芽茸尚多,持嫩性强,叶质柔软。越冬芽萌发期、开采期特早,越冬芽萌发期在2月上旬
-
茶园生态系统中病虫种群间的平衡
1、原因根据半个世纪来国内外茶园昆虫种群的演替规律,大量使用非选择农药品种,盲目提高农药浓度,增加喷药次数会导致茶园昆虫区系中各种群间的不平衡,害虫天敌种群受压抑,使茶园昆虫区系组成发生变化,诱至某种
-
茶树病虫的综合防治
1、综合防治的原则及其协调性根据半个世纪来国内外茶园昆虫种群的演替规律,大量使用非选择农药品种,盲目提高农药浓度,增加喷药次数会导致茶园昆虫区系中各种群间的不平衡,害虫天敌种群受压抑,使茶园昆虫区系组
-
茶树病虫的综合防治(二)
茶园病虫防治的方法,按其性质可分为:①农业防治②化学防治,③生物防治。三类防治方法之间并没有非常明确的界限,如抗病、抗品种的选育,国内将其列入农业防治,但国外也有将其列入生物防治的。用微生物剂防治病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