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舍 了解更多有关僧舍的内容
-
茶烟(明瞿佑)
茶烟明 瞿佑蒙蒙漠漠更霏霏,淡抹银屏幂讲帷。石鼎火红诗咏后,竹炉汤沸客来时。雪飘僧舍衣初湿,花落艄船鬓已丝。惟有庭前双白鹤,翩然趋避独先知。
-
雨前龙井入喉香
深谙生活情趣而爱茶如命的明钱塘人许次纾,是《茶疏》一书中的作者,闲中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到产茶著名的龙井游玩。有一次,他在僧舍住了十多天,竟然甚么事情也不做,每天只爱泡龙井茶,品尝作乐。他乐不思蜀,离去时
-
眉州
眉州[Meizhou] 旧州名。南朝梁置青州,后魏改眉州,唐辖境相当今四川眉山、彭山、丹棱、洪雅、青神等县。宋以后缩小,1913年改眉山县。陆羽《茶经·八之出》注:"眉州丹棱县生铁山者……与润州同。"
-
茶业地理之眉州
眉州[Meizhou] 旧州名。南朝梁置青州,后魏改眉州,唐辖境相当今四川眉山、彭山、丹棱、洪雅、青神等县。宋以后缩小,1913年改眉山县。陆羽《茶经 八之出》注:"眉州丹棱县生铁山者……与润州同。"
-
[茶诗]中国古代茶诗选集
《武夷茶》 [清]陆廷灿桑苧家传旧有经,弹琴喜傍武夷君。轻涛松下烹溪月,含露梅边煮岭云。醒睡功资宵判牍,清神雅助画论文。春雷催茁仙岩笋,雀尖龙团取次分。《茶》 [宋]林逋石碾轻飞瑟瑟尘,乳香烹出建溪春
-
阮浩耕:茶艺是“玩”出来的
茶艺如今已列入国家职业技能系列,各地都有一批获得职业资格的茶艺师和茶艺技师。他们是经过考核有专业身份的。于是有一群热爱茶艺、业余玩茶、无意取得茶艺师职业资格的,戏称自己是"玩票"。近日,应邀参加了两位
-
茶诗辑选
《茶烟》 [明] 瞿佑蒙蒙漠漠更霏霏,淡抹银屏幂讲帷;石鼎火红诗咏后,竹炉汤沸客来时;雪飘僧舍衣初湿,花落艄船鬓已丝;惟有庭前双白鹤,翩然趋避独先知。《咏贡茶》 元·林锡翁百草逢春未敢花,御花葆蕾拾琼
-
六角井和茶圣陆羽
在祥符寺西边的谷地里,有半亩茶园。相传是唐代小灵山寺的僧人所植,在茶园的边上,原有一个茶寮,茶寮旁有一井,叫六角井,也叫茶房井,如今井还在,而茶寮巳早无踪影。别小看祥符寺的这半亩茶园,这可是无锡茶叶的
-
天下名泉之上饶陆羽泉
⑼江西上饶陆羽泉陆羽泉位于江西上饶广教寺内,其地现为上饶市第一中学。史载,"茶神"陆羽曾在此筑山舍隐居。期间,在此凿井品茗,四周种植茶树。因井水清澈,滋味鲜纯,素有盛誉。后人为纪念"茶神"陆羽开井品茗
-
秋日对茶
喝了一夏天绿茶,有些乏味了。周末把沏绿茶用的玻璃杯,洗净收拾起来。从收藏柜中,取出紫砂壶,用沸水烫泡冷水激过,准备把从武夷山旅游带回来的夏摘铁观音试泡一壶品赏。周日,坐在阳台的小竹林中,打开真空包装的
-
佛茶与书画
唐代尚意书风,皆与佛和茶有密切关连从盛唐张旭,中唐怀素,晚唐高闲的草书中可见端倪。韩愈评张旭之书曰:"喜怒窘穷,状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卿,不予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说明张旭作书时的如醉如痴的状
-
茶类篇绿茶的种类-仙人掌茶
仙人掌茶"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举世未见文,其名定谁传。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
-
雨前龙井茶的采摘及炒制要求
龙井茶的采制技术相当考究。龙井茶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是早,二是嫩,三是勤,历来龙井茶采摘以早为贵,通常以清明前采制的龙井茶品质最佳,称明前茶。谷雨前采制的品质尚好,称雨前茶。另外龙井茶的采摘十分强调细嫩
-
茶艺的情调
茶艺如今已列入国家职业技能系列,各地都有一批获得职业资格的茶艺师和茶艺技师。他们是经过考核有专业身份的。于是有一群热爱茶艺、业余玩茶、无意取得茶艺师职业资格的,戏称自己是"玩票"。近年流行的陈年普洱沏
-
茶艺原本是“玩”出来的
茶艺原本是"玩"出来的茶艺如今已列入国家职业技能系列,各地都有一批获得职业资格的茶艺师和茶艺技师。他们是经过考核有专业身份的。于是有一群热爱茶艺、业余玩茶、无意取得茶艺师职业资格的,戏称自己是"玩票"
-
男人与茶
曾经看到一句话:"茶三酒四游玩二",当时不清楚什么意思,后来查了资料,才知道品工夫茶理想人数是三,饮酒为四人,游玩最好是两人。工夫茶茶盘的设计多以放置三个茶杯为准,三个茶杯正好构成了个"品"字,所谓的
-
许次纾深得茗理著《茶疏》
在中国历代茶书中,明代茶人许次纾的《茶疏》占有相当地位,清代文学家、它对炒青绿茶的加工记述较为详细,对产茶和采制的论述也比前人深入,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茶人厉鹗在《东城杂记》好评此书"深得茗柯至理,与
-
从宋词看宋人的饮茶艺术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到宋代已经发展到了极致。在浩如烟海的宋词中,与茶相关的作品不计其数,从采茶到制茶,从茶的功用到烹茶之法,及茶礼、分茶、斗茶、点茶、试茶、茶百戏等都有描述。其中,明确
-
茶疏
茶 疏 引题许然明茶疏序陆羽品茶,以吾乡顾渚所产为冠,而明月峡尤其所最佳者也。余辟小园其中,岁取茶租自判,童而白首,始得臻其玄诣。武林许然明,余石交也,亦有嗜茶之癖。每茶期,必命驾造余斋头,汲金沙玉窦
-
喝茶、品茶、咏茶知识大全
近来喝观音较多,初初开始分辨滋味。茶之味与神万万不敢说个知字,"功夫"还算练了千把遍,大概算入门吧。本来这水平论茶,功夫深的人会认为我浅薄,不常接触的人又会觉得我的"功夫"麻烦做作,真真是半瓶水晃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