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的分布 了解更多有关白茶的分布的内容
-
茶树品种区划
茶树品种区划是对茶树品种在不同地域的分布及其适宜种植地区应如何划分的研究工作。中国茶区分布广阔,从18°-38°N,94°-122°E。垂直分布范围,最高分布到海拔2 600m的山地,最低到海拔仅几米
-
福建白茶的茶区产地及自然环境
福建白茶主要茶区产地为闽北的政和、和闽东的福鼎等县。福鼎原为主要白茶产区,解放后主要生产制造红茶、绿茶,近年来,因福建白茶的保健功效及药用价值逐步被认可,根据市场的需要恢复一部分白茶生产。以上两县,不
-
国家审(认)定茶叶品种--福安大白茶
福安大白茶 原名高岭大白茶。无性系。小乔木型,大叶类,早生种。二倍体。产地及分布:原产福建省福安市康厝乡上高山村。主要分布在福建东部、北部茶区。广西、安徽、湖南、湖北、贵州、浙江、江西、江苏、四川等省
-
浙江省审(认)定茶叶品种--安吉白茶
安吉白茶又名大溪白茶。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二倍体。产地及分布:原产浙江省安吉县山河乡大溪村。现主要分布在浙江安吉、长兴、德清等浙江北部茶区。浙江的临海、宁海等地以及江苏、安徽等省有少量引种
-
植茶:福鼎大白茶
又名"白毛茶"。无性系,小乔木型,中叶类,早生种。1.产地及分布产于福建省福鼎市点头镇柏柳村,已有100多年栽培历史。主要分布在闽东茶区。2.特征与特性植株较高大,树姿半开张,主干较明显,分枝较密,叶
-
国家审(认)定茶叶品种--政和大白茶
政和大白茶简称政大。无性系。小乔木型,大叶类,晚生种。混倍体。产地及分布:原产福建省政和县铁山乡,已有100多年栽培史。主要分布在福建北部、东部茶区。20世纪60年代后,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四川、
-
国家审(认)定茶叶品种--福鼎大白茶
福鼎大白茶又名白毛茶,简称福大。无性系。小乔木型,中叶类,早生种。二倍体。产地及分布:原产福建省福鼎市点头镇相柳村,已有100多年栽培史。主要分布在福建东部茶区。20世纪60年代后,福建和浙江、湖南、
-
小景谷茶区特点
小景谷茶区各村会基本都有古茶园分布,其中最有代表性和名气最大的是苦竹山和文山顶两处古茶园片区。茶区乔木老树(生)茶的主要特点是:芽头肥壮、条索长、有绒毛、茶汤苦涩中带甜、苦显于涩、汤质尚饱满、回甘较好
-
江西永丰白茶产业带动劳动力就业
中国茶网资讯:江西永丰县现有白茶生产基地5个,总面积6500余亩,主要分布在鹿冈、罗埔、七都、恩江、瑶田5个乡镇场。其中千亩以上白茶基地有3个。去年白茶市场每斤最高售价达2800余元,平均每斤1200
-
安吉白茶茶苗的种植
【种植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安吉白茶品质优异的保证,温度是茶树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它影响着茶树的地理分布,也制约着生育速度。安吉县属中纬度北亚热带南缘季风区,全年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雨量充
-
白茶的各种分支
白茶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唐朝陆羽的《茶经》七之事中,其记载:"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白茶是茶叶里的瑰宝药效性能很好的茶之奇葩。分布在云南、广西、广东、江西、湖南、湖北、贵州、福建等海拔400-1300
-
宽叶木兰化石之乡——小景谷茶区
景谷盆地是茶树最古老的生长区之一,1978年在景谷芒线发现我国唯一的宽叶木兰化石,距今3540万年,是公认的现代茶树的祖先。景谷县是乔木茶、古树茶分布较多的县之一,全县各乡镇几乎都有古茶园。而景谷(小
-
秧塔古茶山
秧塔古茶山茶山地理:景谷县民乐镇,海拔1110-1780米,常年平均气温18.7℃,年降水量1530毫米,土壤为赤红壤和红壤。主要产地:大村、白象、桃子、民乐。茶山历史:秧塔白茶是少数有明确史籍记载的
-
茶树良种——水仙
学名:C.sinensis cv.Fujian-shuixian又名水吉水仙、武夷水仙。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晚生种。三倍体。产地及分布:原产福建省建阳市水湖乡大湖村,已有一百多年栽培史。主要分布在
-
国家审(认)定茶叶品种--福建水仙
福建水仙又名水吉水仙、武夷水仙。无性系。小乔木型,大叶类,晚生种。三倍体。产地及分布:原产福建省建阳市小湖乡大湖村,已有10O多年栽培史。主要分布在福建北部、南部。台湾省有引种。20世纪60年代后,福
-
国家审(认)定茶叶品种--福鼎大毫茶
产地及分布:原产福建省福鼎市点头镇汪家洋村,已有百年栽培史。主要分布在福建茶区。20世纪70年代后,江苏、浙江、四川、江西、湖北、安徽等省有大面积栽培。1985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品种
-
九龙大白茶
来源及分布:原产福建省松溪县郑墩镇双源村,相传有100多年历史。原仅数株,1981年以来,松溪县茶业管理总站进行观察鉴定与繁育推广。福建与浙东有引种栽培。1998年被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定为省级
-
中国四大茶区
一.江南茶区区域范围:在长江以南,大樟溪、雁石溪、梅江、连江以北,包括广东北部、广西北部、福建中北部、湖南、江西、浙江、湖北南部、安徽南部、江苏南部等地。气候特征:江南茶区大多处于低丘、低山地区,也有
-
福建省茶树良种——九龙大白茶
来源及分布:原产福建省松溪县郑墩镇双源村,相传有100多年历史。原仅数株,1981年以来,松溪县茶业管理总站进行观察鉴定与繁育推广。福建与浙东有引种栽培。1998年被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定为省级
-
资溪县发展壮大白茶产业富民强县纪实
中国茶网资讯:阳春四月,点缀在资溪青山绿水间的数万亩茶园一派春意盎然,一行行齐整的茶树散发出沁人的清香,身挎圆茶篓的采茶工分布在茶山间,随着熟练的手势上下舞动,一颗颗嫩茶送入茶篓。十年间,资溪白茶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