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茶道对禅的活用(二)
如上所述,真正意义上的茶道的形成,是以珠光为开山、绍鸥为先导、千利休为集大成者而完成的。这在茶道史上是一次伟大的革命。在那以前的饮茶文化带有赌博的性质,会场上设有山珍海味,人们大吃大喝,酩酊大醉,会场上还展示各式各样珍奇宝物,可说是一种豪华的文化,在这种饮茶文化里,没有丝毫的宗教、伦理色彩。
在饮茶文化上掀起一场大革命的是珠光、绍鸥、利休等人。由他们改革过的茶道,具有宗教式、伦理式的身心修炼的性质。因此,茶道的文化形式是非常严肃的。茶室便是修炼人格的道场,进入茶室后要处处留意。主人与客人都是以修道为目的而走到一起的。所以,主人客人都要小心谨慎地行事。
珠光、绍鸥、利休对茶道的改革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对于禅宗的宗教改革.它将禅从闭塞的禅寺里解放了出来,安落在露地草庵中,将禅僧从坐禅三昧的生活中解脱出来,化作在家的茶人,创造了寺院、禅僧所不能创造的禅文化。茶道作为新的禅的表现形式,综合了日常生活的一切形式。茶道与一般艺术形式不同,例如绘画、戏剧、舞蹈,它们只包含生活的某一部分,而不能笼括整个生活。而茶道却是一个完整的生活体系。
茶道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称为"无的宗教"。它从"有"的不安感中解放出来、建立了"本来无一物"的绝对否定的世界。"无一物"似乎给人一种消极、萧条的感觉,其实"无一物中无尽藏",其中包蕴着无限的可能性、无限的创造性。自由自在的创造性只有在否定了的、绝对无的主体上才能实现。这样一来,"无一物"并非消极之物,而是最富有生命力的了。
最纯正的茶道被称之为"草庵茶"。草庵茶的极意是对高贵、财富、权力的彻底批判,以及对低贱、贫穷的新的价值发现与价值创造。"不持一物"被视为一种高尚的事物,与此相比,茶人的内在修养才是最重要的。
最纯正的茶道被称之为"草庵茶"。草庵茶的极意是对高贵、财富、权力的彻底批判,以及对低贱、贫穷的新的价值发现与价值创造。"不持一物"被视为一种高尚的事物,与此相比,茶人的内在修养才是最重要的。草庵茶人的三个条件为:(1)境界;(2)创造;(3)眼力。"不持一物"从狭义上来说是指没有一件像样的茶道具,但是从广义上来讲是指一种否定了一切的、禅的境界,一种"本来无一物"的境界。即使持有许多珍贵茶道具的茶人,也可以具有"不持一物"之心。
"本来无一物"的主体是茶道艺术创作的源泉。在茶道的具体文化形式中,有许多规则、法式。但对于一个真正超脱了的茶人来说,这些规则、法式从一种"约束"转化为一种"创造"形式。千利休在《南方录》中指出:"茶道之秘事在于--打碎了山水、草木、草庵、主客、诸具、法则、规矩的、无一物之念的、无事安心的一片白露地。"这里的白露地与"本来无一物"的境界为同一语。对于千利休来说,法则并非在人的主体之外,它是由主体的创造而表现的一种事物。主体不是法则的随从,而是法则的创造者。自由自在地进行创作,其创作,以及其创作的结果自然而然地就表现为规矩、法则一类的东西。无理之事非真事,无事之理非真理,理与事合为一体才是草庵茶的本性。
"心中一则"是茶道思想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学习茶道时有千则万则需要记熟、需要操演,但茶道修行的本意在于锤炼"心中一则"。当茶人们通过多年的修行、彻底领悟茶道的本意之后,就会忘掉千则万则,而只用"心中一则"来创造多种多样的茶道文化形式。千利休说:须知茶道无非是烧水点茶。这与禅宗的"逢茶吃茶,逢饭吃饭"、"饥来即吃饭,困来即打眠"的境界是同样的。《临济录》中也讲道:"佛法无用功处,只是平常无事,屙屎送尿,着衣吃饭,困来即卧。"当有人询问千利休关于冬夏点茶的秘诀时,千利休说道:
夏日求其凉,
冬日求其暖。
茶要合于口,
炭要利于燃。
归结为一点,那就是脱却一切个别的、他律的、世俗的成见,直入"无一物"之境界,随时随地自由自在地应付一切外来的事物,在"无事、无心、无作"之中又显现出无穷的活力、无限的创造力。禅宗与茶道为禅的两种表现形式。禅宗为正统的寺院禅风,茶道为庶民式的居士禅风。
在这里必须引用久松真一先生的这样一段论述:
草庵茶以禅为根本,对当时的茶道做出了根本性的变革,创造了草庵式的伦理,草庵式的礼仪做法,草庵式的艺术。建成了一整套贯穿于整个日常生活领域的综合的有特色的文化体系。将佛法体现于茶汤之中,创造出了无形的、有形的许多文化形式,留下了欧美文化所没有的日本独特的文化遗产。站在禅的角度可以这样说,禅进入了茶的世界,成为草庵茶的主体,由此使禅脱却禅僧与禅院等传统的制约,代替禅僧的是彻底抛弃了僧俗、贵贱、贫富之别的新型的草庵茶人。代替禅院的是适于新禅者居住的茶庭茶室。代替禅院清规及其日用什物的是新的禅式生活,茶道的礼法、茶道具。茶道的成立是禅的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禅的活用。
茶道是一种新型的宗教,禅的宗教。从它一成立时起就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在千利休的时代,当时日本国最有权力的人物--丰臣秀吉,以及各地的大名、武士纷纷不顾身份的高低贵贱,官家舍掉官位,富者抛弃钱财,执著地投靠千利休,敬仰千利休的茶风--新型的宗教。人们纷纷涌进露地草庵,拂却心头尘埃,洗尽心头迷惑,一心一意点茶参悟。可以说草庵茶风靡整个日本。各地茶室林立,茶人辈出,人们争先恐后抢购名茶具,一只名茶碗甚至价值连城。人人点茶,家家有茶事,通宵达旦,起早摸黑,其求道之心不可收。至今,茶道已成为日本人最喜爱的文化形式,也是最常举行的文化活动。喜爱茶道的人比比皆是。为追求茶道而终身不嫁的女子,为追求茶道而辞去公职的男人屡见不鲜。茶道被公认为是日本文化的结晶,日本文化的代表。
(作者:滕军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责编:艾文华)
更多关于茶的内容,请点击茶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