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评测列表
-
纵水沟
纵水沟[Longitudinal drain] 园内连接渠道和横水沟的主沟。设在各片茶园之间。平地茶园的纵水沟沿干道、支道平行开设,梯级茶园要与支道或步道相结合。可设置明沟或暗沟,沟深20~30厘米,
-
茶胶间作
茶胶间作[Intercropping between tea and rubberplantJ 茶园栽培模式。在热带地区茶园内种植橡胶树,形成人工复合生态茶园。始行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推广应用
-
茶园小气候
茶园小气候[Microclimate in tea gardenD 亦称"茶园微气候"。由茶树及茶园生物与环境因子相互作用形成小范围的特殊气候。微气候的形成,取决于日照辐射、贴地气层的湍流交换和水分交
-
塑料膜覆盖茶园
塑料膜覆盖茶园ETea garden covered with polythylenefilmD 亦称"塑料大棚茶园"。采用塑料膜覆盖以保护茶树冬季不受冻害,促进春季早发芽的温室栽培措施的茶园。江南、
-
茶粮间作
茶粮间作Clntercropping between tea and food cropsJ茶园栽培模式。在茶园内种植粮食作物,形成人工复合态茶园。中国茶园的传统栽培方式。丛栽茶园,或单条栽茶树的幼年
-
有机(天然)茶园
有机(天然)茶园[Organic tea gardenD 根据"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技术标准进行生产的茶园。生产技术规范要求:①园地生态环境优良,远离城市与工业区。②园地土壤深厚,生物活性与肥力水
-
茶树有效积温
茶树有效积温[Effective temperature summation oftea plant] 茶树某一生育期或全部生育期有效温度的总和。对茶树而言,有效温度指日平均温度与茶树生长所需最低温度
-
塑料大棚茶园
塑料大棚茶园[Polyethylene film tea garden] 即"塑料膜覆盖茶园"。
-
倒春寒
倒春寒(Late spring cold) 在春季天气回暖过程中出现温度明显偏低,对作物造成损伤的一种冷害。江南茶区3月中下旬,随着气温回升茶芽相继萌发,出现倒春寒茶芽极易受冻,芽尖变红或新芽枯焦,对
-
光照度
光照度[IlluminanceD 辐射光通量在物体表面产生的照度。单位:勒(克斯)。是植物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的重要因子。茶树光饱和点较低,为50000勒,光补偿点为1000勒。茶树体内磷素营养水平高时
-
茶园微气候
茶园微气候[Microclimate in tea gardenD 即"茶园小气候"。
-
茶树冻害
茶树冻害ECold damageD 低温引起的茶树灾害。江北茶区常见冻害有霜冻、干冷风冻和雪冻,江南茶区在冬季或2~3月份,易发生霜冻和雪冻。茶树受冻后,新梢芽尖变红或部分叶片呈赤枯、青枯状,根系长期
-
茶叶绿色食品基地
茶叶绿色食品基地[Green food tea baseD 生产无污染无公害商品茶叶的地域。1990年5月中国农业部在北京召开全国农垦"绿色食品"工作会议,为满足人民对安全、营养、保健食品的需求,决定
-
茶地指示植物
茶地指示植物[Indicator plant for tea landD 指示该土壤的土质适宜种茶的植物。宜种茶树的酸性土壤(pH4.5~6.5)上通常长有铁芒箕、映山红、马尾松、杨梅等。人们可据此作
-
置值
置值(K valueD 即"干湿指数"。
-
实际水汽压
实际水汽压[Actual vapor pressure] 见"饱和水汽压差"。
-
茶园道路网
茶园道路网[Road-network in tea gardenD 茶园基本建设内容。以干道、支道、步道和地头道互相连接形成的茶园交通网络。千亩以上的茶场道路,以场部为中心,到各区、片、块茶园都有路可
-
渠道
渠道[Irrigation ditchD 引水进茶园的主要通道。分主渠和支渠。平地与缓坡茶园,渠道可沿茶园干道和支道设置,其宽深度视需水量和排水量而定。山地茶园应沿等高线开设横渠道,渠底倾斜的比降为0
-
干湿指数
干湿指数[Dry-wet indexD 亦称"干燥度"或"K值"。植物水分保障指标。是指空气蒸发力(Eo)与同期降水量(r)的比值。公式:K一鱼一c2t(≥10℃稳定期)r r(≥10℃稳定期)式中魏
-
茶树旱热害
茶树旱热害[Drought and thermal damage] 茶树同时遭受高温和缺水的危害。是旱害的特殊表现形式。中国江南、华南茶区7~8月份盛夏高温季节,部分茶园易发生旱热害。因光照强,气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