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知识列表
-
中国茶道的经典著述---《茶经》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中,茶道是核心。茶道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备茶品饮之道,即备茶的技艺、规范和品饮方法;二是思想内涵。即通过饮茶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把思想升华到富有哲理的境界。也可以说是在一定社会条件
-
龙虎茶道
道家崇尚。而道家的"自然"之"道",一开始便渗透在茶文化启蒙的精神之中,它的虚静恬淡的自然观与茶之本性非常和谐,茶道也就成为"自然之道"的组成部分。茶生长于明山秀水之间,与青山为伴,以明月、清风、云雾
-
潮 汕 新 茶 道
讲到潮汕的饮食文化,不能不讲到工夫茶。潮汕工夫茶风情悠悠;茶具精巧,沏工考究,一招一式,韵味无穷。吴南生(伍羽)同志因此著有洋洋一万五千字的《说潮汕工夫茶》;而潮籍文学大师秦牧更断言:"潮州茶道,堪称
-
炎炎夏季 时尚饮茶
在阳光暖暖的午后,寻觅一套如意的茶具,舀一勺蓬蓬的花苞,泡一壶散发着幽香的花草茶。这种"饮木兰之坠雾露,餐秋菊之落英"的悠闲自得,真可称得上是现代人生活中难得的美事。据行家介绍,花草茶重在搭配冲饮,以
-
飲 茶 十 德
以 茶 散 郁 氣以 茶 驅 睡 氣以 茶 養 生 氣以 茶 除 病 氣以 茶 利 禮 仁以 茶 表 敬 義以 茶 嘗 滋 味以 茶 養 身 體以 茶 可 行 道以 茶 可 雅 志--(唐)劉貞亮作
-
韩国龙云大法师拜会太极茶道掌门郑纯辉
2004年2月1日上午,韩国茶文化界实力派人物,茶学和佛学都具有深刻造诣的释龙云大法师,前往杭州清河坊古街,拜会了太极茶道(掌门)总主持人郑纯辉先生。龙云法师是太极茶道的老朋友,早在1992年,法师就
-
当代茶道精神
『和、敬、清、寂』四规是日本茶道精神,几百年来指导了日本人的思想和生活。受日本茶道的启迪,近几年来,中韩两国也都试图从文化根源中,寻绎出自己的茶艺精神,成果斐然。当代中国茶思想或由于立场不同,或由于诉
-
流沙河:道家茶的妄说 流沙河
青城山有所谓道家茶,极品拿到成都拍卖,几两茶叶拍成七万八千元的天价,吓死我也。人说:"商业炒作,见怪勿怪。"我想也是。虚张声势,为产品闯销路,未可厚非。不过话说回来,这消息见了报,若真是假新闻,总不好
-
饮 茶 悟 道
陆羽的一生专心茶道。后人称陆羽:卖茶者敬为茶神;饮茶者颂为茶仙;事茶者奉为茶圣。饮茶的感悟使人们认识到:茶是一种表山川之灵气,集天地之风露,含英咀华,吐香蕴玉,这是一种大自然的杰作。因为,茶水为精,茶
-
茶礼的仪式如何
五行茶礼是韩国国家级的进茶仪式。所有参与茶礼的人都有严谨有序的入场顺序,一次参与者多达五十余人。入场式开始,由茶礼主祭人进行题为"天、地、人、和"合一的茶礼诗朗诵。这时,身着灰、黄、黑、白短装分别举着
-
韩国茶礼--清敬和乐
中国儒家的礼制思想对韩国影响很大,儒家的中庸思想被引入韩国茶礼之中,形成"中正"精神。这种精神使人的性格形成中成为最重要的因素,使消极转为积极,悲观变为乐观的生活态度。这才能称得是茶人,韩国的茶礼精神
-
凡人的茶道
茶道是好东西,按照茶道的要求来饮茶,对我们的身心健康绝对是好处多多的。但是我们老百姓平时并没有多少可能按照茶道在规则来饮茶。我们平时饮茶时可以注意以下这几个方面,列举如下,试做为我们的"凡人茶道":1
-
茶的意境
1 最早的"茶道"两字因茶的意境而来.意境承 载茶之精神效用"茶道"两字,在爱茶人心中是值得敬仰的一片 天地。它先出自诗僧和茶僧美称的皎然之诗作《饮 茶歌诮崔石使君》。诗的开头是茶事的描写,接着的 "
-
中国茶道之文化
茶道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兴于中国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茶道要遵循一定的法则。唐代为克服九难,即造、别、器、火
-
茶道箴言何其多
公元16世纪日本茶道集大成者千利休(1522-1592)提出"和、敬、清、寂"为日本茶道的基本精神,被称之为日本"茶道四规"。和、敬是指处理人际关系,通过饮茶做到和睦相处、互相尊敬;清、寂是指环境气氛
-
“怡”中国茶道中茶人的身心享受
"怡"者和悦、愉快之意。中国茶道是雅俗共赏之道,它体现于平常的日常生活之中,它不讲形式,不拘一格。突出体现了道家"自恣以适己"的随意性。同时,不同地位、不同信仰、不同文化层次的人对茶道由不同的追求。。
-
《武夷岩茶之茶德和无我茶会之无我》
武夷岩茶,承丰壤之滋润,受甘露之霄降,地钟气和,天独垂青,育成香肌,产为灵芽。大自然的钟爱,造就武夷岩茶高尚的品 德。它与国际无我茶会结合在一起,相得益彰,越发为世人所瞩目、所向往。武夷山,"溪曲三三
-
茶、禅、佛一体
佛教的原始教义是厌恶人身,鄙薄生产劳动。僧人的生活来源是依靠乞讨和施主的布施,魏南北朝时期佛教兴盛,同时因社会动荡造成大量游民僧人流入寺院。无寺可居的游民就成了游僧。至禅宗三祖僧璨早在对道信传法时讲授
-
“静”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之径
中国茶道是修身养性,追寻自我之道。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途径。如何从小小的茶壶中去体悟宇宙的奥秘?如何从淡淡的茶汤中去品位人生?如何在茶事活动中明心见性?如何通过茶道的修习来澡雪精神,锻炼人格,超越自
-
独坐观念与茶禅一味
独坐观念,以我浅薄所知,最开始是出现在七哲之一的细川三斋忠兴之《细川三斋茶书》里,后来立花流(南坊)的立花实山在表述回归利休后期茶道、茶风意境的《南坊录》中做了发挥,但此二书都没有将之明确,只含蓄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