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茶庄

茶评测列表

  • 巴山芙蓉

    巴山芙蓉

    巴山芙蓉(Bashan FurongJ 亦称"巴山翠菊"。产于陕西岚皋的菊花状烘炒绿茶。茶区气候、土壤、栽培品种与紫阳县相似,唐代同属金州。1990年研制。清明前后采摘一芽一二叶,经杀青、揉捻、炒二青

  • 云南炒青

    云南炒青

    云南炒青[Yunnan pan-fired green teaJ 亦称"磨锅茶"。主产云南省保山、德宏、临沧、大理、红河、玉溪、昆明等地的条形炒青绿茶。1938年始生产。采摘云南大叶种一芽二三叶,经杀

  • 商南茶

    商南茶

    商南茶[Shangnan teaJ 产于陕西商南的条形炒青绿茶。1963年引种,1976年批量生产。按炒青绿茶加工工艺制作。分特级、一至五级。条索紧细,栗香持久,滋味鲜醇,汤色嫩绿。主销鄂、豫、陕部分

  • 峨山炒青绿茶

    峨山炒青绿茶

    峨山炒青绿茶[Eshan pan-fired green teaJ 产于云南峨山的条形炒青绿茶。采摘云南大叶种一芽二三叶,经摊放、杀青、揉捻、烘二青、炒三青、辉干制成。滚条、抖分整理、车色、割末、拼配

  • 春蕊(2)

    春蕊(2)

    春蕊(2)[Chunrui] 亦称"滇青一级"。属条形晒青绿茶。"滇青"成品系列产品之一。1952年开始生产。产销地、初制工艺同滇青。采用一级晒青毛茶经斩头去尾、对样取料筛制而成,多数为芽毫,属高档晒

  • 青茶(1)

    青茶(1)

    青茶(1) CDianqing] 即"滇青"。

  • 景谷大白茶(2)

    景谷大白茶(2)

    景谷大白茶(2) (Jinggu Dabai teaJ 亦称"秧塔大白茶"。产于云南景谷民乐乡秧塔的条形晒青绿茶。清明前后采摘一芽二三叶初展,经杀青、摊凉、初揉、解块,摊晒、复揉紧条,再晒至九成千即成

  • 云南绿茶

    云南绿茶

    云南绿茶(Yunnan green teaD 亦称"滇绿"。产于滇南的思茅、西双版纳、红河和滇西的临沧、保山、德宏、大理等地区的条形烘青绿茶。云南大叶种烘青绿茶的总称。采摘云南大叶种一芽二叶开展、一芽

  • 滇青三级

    滇青三级

    滇青三级(Dianging grade 3] 即"春尖"。

  • 秧塔大白茶

    秧塔大白茶

    秧塔大白茶EYangta Dabai teaD 即"景谷大白茶 (2)"。

  • 春玉

    春玉

    春玉(Cnunyn]"滇青"成品茶系列产品之一。较粗老,品质较差。

  • 滇青一级

    滇青一级

    滇青一级[Dianqing grade l] 即"春蕊(2)"。

  • 八仙云雾

    八仙云雾

    八仙云雾[Baxian Yunwu] 产于陕西平利高山新茶区八仙区的略扁状烘青绿茶。1984年研制。采摘一芽一二叶,经杀青、揉捻、初烘、理条整形、烘干固形制成。条索紧秀挺直略扁,呈燕尾状,翠绿显毫;嫩

  • 紫阳毛峰

    紫阳毛峰

    紫阳毛峰[Ziyang MaofengD 即"紫阳毛尖"。

  • 滇配

    滇配

    滇配CDianpeiD 亦称"配茶"。"滇青"成品茶系列产品之一。产销地、初制工艺同滇青。以中、低档晒青毛茶精制而成,依品质顺序分甲配、乙配、丙配。"甲配"条索粗壮尚紧,匀整,墨绿欠匀,有白毫,稍有梗

  • 秦巴雾毫

    秦巴雾毫

    秦巴雾毫[Qinba Wuhao] 产于陕西镇巴的扁条形烘炒绿茶。1984年研制。鲜叶经严格选料、适度杀青、锅炒造形、提毫、拣剔、复火焙香制成。鲜嫩壮实,毫尚显,色泽油润,熟板栗香气浓郁持久,汤色清澈

  • 西藏绿茶

    西藏绿茶

    西藏绿茶EXizang green tea] 西藏自治区所产的绿茶。西藏历史上不产茶,1956年从云南引进茶种,在下察隅日马村试种成活两千余株。1960年从四川、湖南引进茶籽在山南、林芝、昌都、波密等

  • 南湖炒青

    南湖炒青

    南湖炒青[Nanhu pan-fired green tea] 产于陕西南郑南湖风景区附近的条形炒青绿茶。20世纪60年代研制。1984年命名。经杀青、揉捻、干燥制成,分特级、一级、二级。条索紧细,色

  • 午子仙毫

    午子仙毫

    午子仙毫EWuzi Xianhao] 产于陕西西乡的扁形烘青绿茶。1984年研制。早春采摘幼嫩鲜叶,经杀青、清风、初干做形、初烘、复烘、拣剔制成。分特级、一级、二级。形似兰花,朵形微扁显毫,色泽翠绿,

  • 紫阳翠峰

    紫阳翠峰

    紫阳翠峰[Ziyang Cuifeng] 产于陕西紫阳的条形烘炒绿茶。1985年研制。鲜叶要求与紫阳毛尖相同,加工技术与之基本一致。分特级、一至三级。茶条紧细挺直。紧秀显毫,肥嫩壮实,色泽翠绿,香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