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评测列表
-
普洱茶(1)
普洱茶(1) [Pu"er tea]即"云南普洱茶"。
-
小种红茶
小种红茶[Souchong] 18世纪后期创制于福建崇安(今武夷山市)的熏烟红茶。产于桐木关者称"桐木关小种";产于崇安、建阳、光泽三市县高地茶园者,统称"正山小种";武夷山附近所产,以崇安星村镇为集
-
星村小种
星村小种[Xingcun Souchong]见"小种红茶"。
-
六垌茶
六垌茶[Liudong tea] 产于广西兴安的黑茶。清代张心泰《粤游小识》载:"六垌茶……,而最多则产兴安六垌,可消食,与云南普洱茶相仿。"采摘一芽二三叶及对夹叶,经摊青、低温杀青、揉捻、沤堆、复揉
-
云南工夫红茶
云南工夫红茶[Yunnan congou] 亦称"滇红"。产于云南澜沧江沿岸的临沧、保山、思茅、西双版纳、德宏、红河的工夫红茶。1939年研制。采摘云南大叶种一芽二叶开展、一芽三叶初展和同叶质嫩度的单
-
坦洋工夫
坦洋工夫[Tanyang congouD "闽红工夫红茶"之一。产于福建福安、寿宁、周宁、霞浦等县。相传19世纪中叶创制于福安县坦洋村,故名。采摘一芽二三叶,经萎凋、揉捻、发酵、烘干制成。条索细长匀整
-
白琳工夫
白琳工夫[Bailin congou]"闽红工夫红茶"之一。19世纪50年代前后创制于福建福鼎太姥山麓的白琳、翠郊、碡溪、黄岗、湖林等村。以白琳为集散地而得名。原以小叶种为原料,20世纪初改用福鼎大白
-
人工小种
人工小种[Rengong Souchong] 见"小种红茶"。
-
桐木关小种
桐木关小种[Tongmuguan Souchong]见"小种红茶"。
-
滇红特级工夫红茶
滇红特级工夫红茶[Yunnan congou with top-quality] 即"滇红特级礼茶"。
-
川红工夫
川红工夫[Sichuan congouJ 亦称"川红"。主产于四川宜宾、筠连、高县、珙县等地的工夫红茶。以宜宾"早白尖"品种所制最有特色。细嫩显毫,乌黑油润,香气橘香持久,滋味鲜醇爽口,汤色红艳明亮,
-
烟小种
烟小种[Fume Souchong] 见"小种红茶"。
-
滇红特级礼茶
滇红特级礼茶[Yunnan gift black tea with top-qua- lity] 亦称"风庆特级礼茶"、"滇红特级工夫红茶"。产于云南风庆的工夫红茶,1958年研制。风庆产茶历史悠久,
-
宁红
宁红[Ninghong black tea] 产于江西修水、武宁、铜鼓三县的工夫红茶。以发源于修水漫江乡宁红村而得名。清代叶瑞延《纯蒲随笔》:"(宁)红茶起自道光季年,江西估客收茶义宁州,因进峒教以红
-
坦洋金针
坦洋金针[Tanyang Jinzhen] 产于福建福安社口镇的针形工夫红茶。1991年研制。采摘适制红茶品种茶树的一芽一二叶,经摊放、萎凋、揉捻、发酵、精揉、筛分制成。条索紧直纤巧似针,乌润油亮,毫
-
宜红工夫
宜红工夫[Yihong congou] 亦称"宜红"。产于湖北宜昌、恩施的条形工夫红茶。湖北红茶最早始于鄂南。1840年蒲圻(今赤壁市)羊楼洞就有红茶庄号五十多家。1854年长乐(今五峰县)渔洋关和鹤
-
闽红
闽红[Fujian black tea]即"闽红工夫红茶"。
-
宜红
宜红[Yidu black tea] 即"宜红工夫"。
-
九曲乌龙
九曲乌龙[Jiuqu Oolong] 即"九曲红梅"。
-
宁红金毫
宁红金毫[Ninghong Jinhao] 产于江西修水漫江乡一带的工夫红茶。1985年研制。采摘"福鼎大白茶"良种一芽一叶初展,经自然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精制筛分制成。不分级。外形紧细,金毫特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