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评测列表
-
茅山青锋
茅山青锋[MaoshanQingfeng]产于江苏金坛茅麓茶场、石马林茶场及茅山东部丘陵山区的扁形炒青绿茶。茅麓茶场前身"茅麓公司"建于清光绪年间,以生产"旗枪"而驰名。1983年在此基础上研制了形似
-
毛峰
毛峰[Maofeng]由多茸毛的细嫩芽叶制成的条状卷曲形并显露白毫的绿茶或黄茶。芽叶经前期工序后,在锅内滚揉翻炒至显毫后烘干而成。如缙云毛峰、高桥银峰、九华毛峰、羊艾毛峰、兰溪毛峰、松阳毛峰、武陵毛峰
-
吓煞人香(1)
吓煞人香(1)[Xiasharenxiang]即"洞庭碧螺春"。
-
阳羡冒芽
阳羡冒芽[YangxianXueya]产于江苏宜兴南部太华、茗岭、湖汶、丁蜀、横山水库等地的条形炒青绿茶。1984年研制。宜兴古称阳羡,是中国著名的古老茶区之一。唐代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天
-
太湖翠竹
太湖翠竹[TaihuCuizhu]主产于江苏无锡八士镇、雪浪镇一带的扁形烘炒绿茶。1989年研制。采摘福鼎大白茶和槠叶种细嫩芽叶,经摊放、杀青、轻揉理条、烘焙、辉炒制成。扁似竹叶,色泽翠绿,汤色清澈,
-
南山寿眉
南山寿眉[NanshanShoumei]产于江苏溧阳南部丘陵山区李家园等茶场的条形烘青绿茶。因白毫满披,形似寿者之眉,故名。1986年研制。清明前采一芽一叶初展,经杀青、理条整形、烘焙制成。理条整形手
-
太湖碧螺春
太湖碧螺春[TaihuBiluochun]主产江苏无锡雪浪镇葛埭茶场等太湖一带的螺形炒青绿茶。民间相传,宋代觉海禅师手植茶苗数十株于雪浪山,明太祖朱元璋访惠山寺时品过雪浪山茶,清代为贡品。采摘一芽一二
-
金山翠芽
金山翠芽[JinshanCuiya]产于江苏镇江郊区和丹徒、句容等地的扁形炒青绿茶。1985年研制。镇江古称润州,是历史上的茶区之一。镇江城郊有金、焦、北固三名山,其中金山有中冷泉,烹茶水质为优,以金
-
云台云雾
云台云雾[YuntaiYunwu]产于江苏连云港云台山区的条形烘青绿茶。20世纪70年代研制。《宋史·食货志》:"海州为榷茶之所。"清道光十七年(1837)《云台新志》有"山海之利,以盐茶为大端"的记
-
平山翠茗
平山翠茗[PingshanCuiming]产于江苏六合北部平山山区的条形烘青绿茶。1989年研制。谷雨前采摘一芽一叶,经摊放、杀青、初揉、初烘、复揉、复烘、精制制成。分特级、一级。条索紧细匀整,色翠显
-
山河摘翠
山河摘翠[ShanheZhaicui]产于江苏邗江西部山河茶场一带丘陵地区的扁形炒青绿茶。1989年研制。谷雨前采摘初展的一芽一二叶,经摊放、杀青、初炒理条、整形干燥制成。不分级。紧扁略弯,色翠显毫,
-
南海神龙井
南海神龙井[NanhaishenLongjing]主产浙江龙游小南海一带的扁形炒青绿茶。采摘一芽一二叶,经摊放、青锅、摊凉筛分、辉锅制成。扁平光滑挺直,色泽翠绿,汤色绿明,香清味爽。主销杭州、上海、台
-
雾岐翠眉
雾岐翠眉[WuqiCuimei]产于江苏句容北部宁镇、雾岐山区的扁条形烘青绿茶。1989年研制。谷雨前采摘初展或半展的一芽一二叶,经摊放、杀青、整形、焙干制成。分一级、二级。外形匀整略扁,挺秀如眉,色
-
旗枪
旗枪[Qiqiang]产于浙江杭州、萧山、富阳一带的扁形炒青绿茶。因高级茶叶芽尖削如枪头,叶子展开如旗而得名。故有"杭州旗枪"、"富阳旗枪"之分。鲜叶原料不及
-
湖州紫笋
湖州紫笋[HuzhouZisun]即"顾渚紫笋(2)"。
-
东坑茶
东坑茶[Dongkengtea]即"天目青顶"。
-
绿茶片
绿茶片[Greenteafanning]绿毛茶经精制加工形成的小片状绿茶。身骨轻,品质逊于珍眉、贡熙、秀眉。
-
淳安大方
淳安大方[Chun"anDafang]亦称"拷方"。主产浙江淳安唐村和临安顺溪的扁形炒青绿茶。清代陆廷灿《续茶经》引五代史称:"乾化五年(915)十二月,两浙进大方茶两万斤。"经杀青、揉捻、炒干制成。
-
洞庭碧螺春
洞庭碧螺春[DongtingBiluochun]亦称"吓煞人香"。产于江苏苏州吴县洞庭东西山一带的螺形炒青绿茶。唐代陆羽《茶经·八之出》载有"苏州长洲县生洞庭山"。宋代朱长文《吴郡图经续》:"洞庭山出
-
二泉银毫
二泉银毫[ErquanYinhao]产于江苏无锡大浮山区的条形炒青绿茶。1986年研制。因锡惠公园内的"惠山泉"曾被唐代刑部侍郎刘伯刍及茶圣陆羽评为"天下第二泉"而得名。泉旁有竹炉山房,相传苏东坡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