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评测列表
-
前岗辉白
前岗辉白[Qian′gang Huibai] 即"泉岗辉白"。
-
雁荡毛峰
雁荡毛峰[Yandang Maofeng] 亦称"雁茗"、"雁山茶"。产于浙江乐清雁荡山的烘青绿茶。1979年恢复试制。雁荡山晋代开始种茶,北宋后大规模种植。元代汤显祖《雁荡山多姓院偶书所见》:"一雨
-
望府银毫
望府银毫[Wangfu Yinhao] 产于浙江宁海望府山的半烘炒绿茶。1984年研制。经杀青、搓揉、烘干制成。肥壮紧直,披毫绿润,香高味鲜醇,汤色嫩绿明亮,叶底芽肥嫩。主销宁波、杭州等城市。
-
雁茗
雁茗[Yanming] 即"雁荡毛峰"。
-
象山银芽
象山银芽[Xiangshan Yinya] 主产浙江象山射尖山麓的条形烘青绿茶。1990年研制。采摘一芽一叶,经摊青、杀青理条、摊凉搓条、初烘、筛分拣剔、烘干制成。条索紧结,色绿披毫,汤色浅绿明亮,香
-
天尊贡茶
天尊贡茶[Tianzunteaastribute]亦称"天尊岩茶"。产于浙江桐庐的半烘炒绿茶。1984年恢复研制。道光二十五年(1845)《分水县志》引《六研斋笔记》载:"邑天尊岩产茶最芳辣,宋时充贡
-
遂昌银猴
遂昌银猴[Suichang Yinhou] 即"银猴"。
-
天尊岩茶
天尊岩茶[TianzunYantea]即"天尊贡茶"。
-
仙都曲毫
仙都曲毫[XianduQuhao]主产浙江缙云"仙都"的卷曲形烘青绿茶。研制于20世纪80年代。以多毫的福鼎大白茶良种芽叶,经杀青、揉捻、烘坯、整形、焙干制成。条索肥壮,卷曲显毫,色泽绿润,香高味鲜醇
-
东白春芽
东白春芽[DongbaiChunya]古称"婺州东白茶",亦称"东白茶"。产于浙江东阳东白山和大盆山一带的半烘炒绿茶。1980年恢复研制。唐代已负盛名。唐代李肇在《国史补》中,已将"婺州东白"列为唐代
-
东白茶
东白茶[Dongbaitea]即"东白春芽"。
-
婺州东白茶
婺州东白茶[WuzhouDongbaitea]"东白春芽"的古称。
-
四明白茶
四明白茶[Simingwhitetea]即"四明十二雷"。
-
安吉玉凤茶
安吉玉凤茶[Anji Yufeng tea] 产于浙江安吉的烘炒绿茶。因叶色玉白形如风羽而得名。采用安吉县特有的珍稀品种安吉白茶的白色幼嫩芽叶,经适度摊放、杀青、摊凉、初烘、复烘制成。细秀似兰花,内质
-
石笕茶
石笕茶[Shijian tea] 亦称"石笕岭茶"。产于浙江诸暨龙门顶山区的半烘炒绿茶。1979年恢复研制。宋代高似孙《茶录》载:越产之擅名者诸暨石笕岭茶,与余姚瀑布茶、山阴卧龙茶、会稽日铸茶、嵊县西
-
四明龙尖
四明龙尖[SimingLongjian]主产浙江余姚四明山麓大岚山的条形烘炒绿茶。1987年研制。采摘细嫩芽叶,经杀青、整形做条、提毫、烘干制成。细紧略扁,色泽绿翠,香高味醇。主销宁波、杭州、上海等城
-
仙霞茶
仙霞茶[Xianxia tea] 即"江山绿牡丹"。
-
鸠坑毛尖
鸠坑毛尖[Jiukeng Maojian] 古称"睦州鸠坑茶"。产于浙江淳安鸠坑乡的烘青绿茶。1979年恢复研制,1984年定为现名。唐代陆羽《茶经·八之出》中已提到"睦州鸠坑茶";唐代李肇《国史补》
-
华顶茶
华顶茶[Huading tea] 即"华顶云雾"。
-
石笕岭茶
石笕岭茶[Shijianling tea] 即"石笕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