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评测列表
-
银芽茶(2)
银芽茶(2) (Yinya teaD 主产于贵州湄潭核桃坝茶树良种场的扁形焙炒绿茶。采摘毫多的单芽,经杀青、摊凉、锅炒、做形、烘干制成。扁平挺直,黄绿显毫,花香清鲜,滋味醇爽。销贵阳等城市。
-
东坡毛尖
东坡毛尖[Dongpo MaojianD 产于贵州黄平东坡茶场的卷曲形炒青绿茶。1978年研制。春分前后采摘一芽一叶初展,经杀青、锅揉、搓团提毫、焙干制成。卷曲如螺形, 银毫显露,汤色翠绿,香高味爽。
-
万春银叶
万春银叶[Wanchun Yinye] 产于四川名山蒙山的卷曲形炒青绿茶。1959年恢复生产。采摘为一芽一叶开展至一芽二叶初展,炒制工艺似蒙顶甘露,但不及其精细,品质亦稍次。紧卷匀整,有银毫。嫩绿油润
-
九顶翠芽
九顶翠芽[Jiuding CuiyaD 主产于四川宣汉大巴山的针形烘炒绿茶。采摘肥嫩茶芽,经杀青、揉捻、做形、干燥制成。分特一级、特二级。条索细紧挺直,完整如针,色泽墨绿,银毫满披,汤色清澈明亮,嫩香
-
蒙山謇露
蒙山謇露(Mengshan Chunlu] 产于四川名山蒙山的条形烘青绿茶。1981年研制。清明前后采摘一芽二叶,经摊放、杀青、摊凉、揉捻、烘焙制成。紧细有锋,墨绿油润,细嫩多毫,香气清香持久,汤色黄
-
鹤村仙茗
鹤村仙茗[Hecun Xianming] 主产于四川邛崃的直条形烘炒绿茶。采摘细嫩芽叶,经杀青、四揉、四炒、做形提毫、三烘制成。条索紧细圆直多毫,色泽绿润,汤色碧绿清澈,嫩香持久,滋味鲜爽。主销成都等
-
峨眉毛蜂
峨眉毛蜂[Emei Maofeng] 产于四川雅安的条形烘青绿茶。1978年研制。春分至清明前采摘一芽一叶初展,经摊放、杀青、初揉、烘干、整形制成。条索细紧匀直,显锋苗,芽毫显露,香气馨嫩鲜洁,汤色微
-
川绿
川绿(Chuanlti] 主产于四川北川、江油(彰明)、邛崃、都江堰(青城)、乐山(嘉州)等地的炒青绿茶。历史上称"本山茶"。以水浸出物含量丰富,经久耐泡而闻名。宜宾、筠连、高县、屏山等县所产炒青品质
-
匡山翠绿
匡山翠绿[Kuangshan Cuiln] 主产于四川江油的条形烘炒绿茶。采摘细嫩芽叶,经杀青、初揉、炒二青、复揉、炒三青、轻揉、烘焙制成。条索紧卷弯曲,绿润显毫,香郁味醇。主销成都、重庆等地。
-
仙峰秀芽
仙峰秀芽[Xianfeng XiuyaD 主产于四川宣汉峰城区天龙山、凤凰山、白云观一带的针形烘炒绿茶。1994年研制。采摘嫩芽,经杀青、揉捻、做形、干燥制成。紧细匀直如松针,多毫,翠绿油润,汤色清澈
-
蜀南雪芽
蜀南雪芽[Shunan Xueya] 即"红岩迎春"。
-
雨城云雾
雨城云雾[Yucheng YunwuD 产于四川雅安的卷曲无烘青绿茶。1987年研制。由于雅安素有"雨城"、"西蜀褥天"之称,茶区终年云雾弥漫,故名。春分至清明期间采抒一芽一叶开展至一芽二叶初展,经杀
-
青茗
青茗[Qingming] 主产于四川万源的扁形烘炒绿茶。1992年研制。采摘一芽一叶,经摊放、杀青、理条、整形、摊凉、烘焙制成。分一级和二级。扁平匀直,挺秀尖削,芽锋显露,色泽翠绿,汤色杏绿,香气高鲜
-
本山茶
本山茶(Benshan teaD 见"川绿"。
-
凤羽茶
凤羽茶[Fengyu teaD 产于四川泸州纳溪金凤山和望龙山一带的扁形炒青绿茶。因产于金凤山,且形似凤羽毛而得名。1982年研制。唐代陆羽《茶经》中已有泸州产茶的记载。雨水至清明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
-
川青
川青[Chuanqing] 主产四川邛崃、大邑、都江堰、马边、沐川、宜宾、万源及重庆城口等地的晒青绿茶精加工后的商品名。历史上曾是四川绿茶的大宗产品。分一至六级,用作重庆沱茶配料,部分销往甘肃、青海、
-
鱼钩茶
鱼钩茶[Yugou teaD 即"都匀毛尖(2)"。
-
圜岭春茗
圜岭春茗(Chuiling Chunming] 主产于四川绵阳、江油的条形烘炒绿茶。采摘细嫩芽叶,经三炒、三揉、三烘焙制成。条索紧细匀齐,白毫显露,色泽绿润,汤色微绿清澈,香高持久,滋味醇爽回甘。主销
-
焚乡春露
焚乡春露[Boxiang ChunluD 主产于四川珙县祥凤的条形烘青绿茶。古代居住在这一带的少数民族称"焚人",故名。采摘一芽一叶,经摊放、杀青、初揉、初烘、复揉、做形提毫、烘干制成。外形紧卷,翠绿
-
下河茶
下河茶[Xiahe tea] 见"川绿"。